《闻雁》全文
- 鉴赏
这首《闻雁》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中听到雁鸣时的景象与感受。
首句“雁翅城南南雁声”,以“雁翅”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大雁在城南翱翔的场景,同时“南雁声”点明了季节与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朔风无尽夜凄清”一句,通过“朔风”和“凄清”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寂静且略显孤寂的夜晚,风声与雁鸣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悲凉与深沉。
“悬知万里阙河黑”中的“悬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象的预想与想象,仿佛能预见大雁穿越万里的长空,河面因夜色而显得深邃与漆黑。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以及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欲下方塘一片明”,则以“方塘”作为视觉焦点,与前文的“万里”形成对比,强调了小与大的相对性。在诗人眼中,即便是在广阔的天地间,也总有一片明亮的存在,这既是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内心世界的一份寄托与希望。整首诗通过雁鸣、朔风、夜色与方塘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冬夜图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