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砾埋砂识秦代,其下白骨久成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北马(běi mǎ)的意思:北马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北方的马。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承旨(chéng zhǐ)的意思:接受旨意,承担任务
处守(chǔ shǒu)的意思:指在特定的环境或职责中,恪守自己的职责和原则,不离不弃,始终坚守。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地脉(dì mài)的意思:指大地的脉络,比喻国家的根本或家族的根基。
尔时(ěr shí)的意思:那个时候;那个时刻
二世(èr shì)的意思:指第二代,多用来形容接班人或继承者。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横岭(héng lǐng)的意思:横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意为横亘在山脉之间的岭。在引申义中,横岭也可以表示阻碍或难以跨越的障碍物。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蒙恬(méng tián)的意思:指一个人聪明、机智,能够恰如其分地应对各种情况。
民脂(mín zhī)的意思:指民间的草根力量。
民膏(mín gāo)的意思:指国家的财富,也可以指人民的血汗。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平冈(píng gāng)的意思:形容事情平稳、没有波折。
前人(qián rén)的意思:前人努力奋斗,后人享受成果。比喻前人的努力为后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颓落(tuí luò)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的精神状态或境地低落、衰败、失意等。
愚騃(yú ái)的意思:愚騃意指愚蠢、愚昧无知。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中峙(zhōng zhì)的意思:指处于两个争议或冲突之间,无法取舍或选择的困境。
民脂民膏(mín zhī mín gāo)的意思:指民众的脂油和膏脂,比喻国家财富的来源。
- 鉴赏
这首《长城行》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对长城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长城长城何崔嵬”,以惊叹的语气描述长城的雄伟壮观,引出对长城的思考。接下来,“人不能为鬼为开”一句,表达了长城的不可逾越性,无论是人还是鬼都难以破坏它。接着,诗人通过“平冈风雨或颓落,绝壁杰竖仍陮隗”描绘了长城在自然环境下的坚韧与不屈。
“碎砾埋砂识秦代,其下白骨久成灰”两句,将历史的沧桑与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长城见证了无数人的牺牲与努力。诗人进一步指出,长城虽能抵御外敌,却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前人所为后人效,恃此欲拒北马来”强调了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双重意义,既保护了国家,也消耗了国家资源。
“长城处处皆可入,处处守禦真愚騃”则对长城的防御策略提出了质疑,认为处处设防可能并非明智之举。诗人接着以“君不见侧峰横岭云中峙,飞鸟难缘城自嶷”描绘了长城的险峻与难以攀登,进一步强调了它的坚固与不可侵犯性。
最后,“尔时发帑奚供此,民脂民膏尽于是”揭示了修建长城的高昂成本,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诗人感慨,如此巨大的投入,最终导致了二世而亡的悲剧。他提出疑问:“二世而亡犹幸耳,逢君剥下谁承旨,蒙恬地脉言何鄙。”通过对比蒙恬修建长城的艰难与荒谬,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长城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不仅赞美了长城的壮丽与伟大,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人性问题,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