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吴 山 绝 句 宋 /高 翥 拂 晓 官 来 簿 录 时 ,未 曾 吹 彻 玉 参 差 。旁 人 不 忍 听 鹦 鹉 ,犹 向 金 笼 唤 太 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录(bù lù)的意思:指详细记录、记载。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拂晓(fú xiǎo)的意思:拂晓是指太阳刚刚升起,天刚亮的时候。
旁人(páng rén)的意思: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也指旁观者或外人。
太师(tài shī)的意思:指宰相、大臣,也用来指代有才能、有经验的人。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玉参差(yù cēn cī)的意思:形容玉石的颜色、纹理或光泽参差不齐。
- 翻译
- 拂晓时分,官吏前来记录簿册
笙箫声还未吹完,如同玉参差
- 注释
- 拂晓:清晨刚破晓的时候。
簿录:登记簿册或官府文书。
吹彻:吹奏完毕。
玉参差:形容笙箫等乐器的美妙声音。
旁人:周围的人。
不忍:不忍心。
鹦鹉:这里可能指的是模仿人言的鸟。
唤:呼唤。
太师: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主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官吏前来抄录文书的情景。"拂晓官来簿录时",寥寥几字便勾勒出黎明时分,官员们忙碌工作的景象,暗示了官场的严谨与秩序。"未曾吹彻玉参差","玉参差"可能指的是玉笛或类似乐器,暗示公堂之上或许有乐声相伴,但因公务繁忙,连悠扬的笛声也未能完全吹完。
接下来的两句转向细节描写,"旁人不忍听鹦鹉,犹向金笼唤太师"。官吏们忙于公务,连鸟儿的鸣叫都无暇顾及,连笼中的鹦鹉也似乎感受到了这种气氛,不再模仿人的语言,而是呼唤起自己的主人"太师",显得尤为生动。这句诗寓言般地揭示了官场的冷酷现实和对人性的压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小事入诗,通过官吏清晨工作的场景,展现了官场的肃穆与无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高翥作为南宋诗人,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讽刺世态见长,这首《吴山绝句》正是体现了他的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