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思 益 寺 次 楞 伽 寺 作 唐 /白 居 易 朝 从 思 益 峰 游 后 ,晚 到 楞 伽 寺 歇 时 。照 水 姿 容 虽 已 老 ,上 山 筋 力 未 全 衰 。行 逢 禅 客 多 相 问 ,坐 倚 渔 舟 一 自 思 。犹 去 悬 车 十 五 载 ,休 官 非 早 亦 非 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客(chán kè)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泛指追求心灵自由、追求内心宁静的人。
朝从(cháo cóng)的意思:指早晨起床后立即起身出门,表示早起勤奋的精神。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相问(xiāng wèn)的意思:互相询问或交谈。
休官(xiū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休息或离职,不再担任官职。
悬车(xuán chē)的意思:悬车指的是马车悬挂在半空中的状态,比喻危险或不稳定的局势。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姿容(z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和仪态。
- 注释
- 朝:早晨。
从:从…开始。
思益峰:山名,此处指一处景点。
晚:傍晚。
楞伽寺:寺庙名。
照水:照着水面看自己。
姿容:容貌。
虽:虽然。
已:已经。
老:衰老。
上山:登山。
筋力:体力。
未全衰:没有完全衰退。
行逢:行走中遇到。
禅客:指禅宗的僧人。
坐倚:坐着依靠。
渔舟:渔船。
犹去:尚且离。
悬车:古代指官员退休,挂车不用,象征辞官。
十五载:十五年。
休官:离职, 退休。
非早亦非迟:既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
- 翻译
- 早晨游玩在思益峰之后,傍晚时分到达楞伽寺休息。
对着水面看到自己的容貌虽已衰老,但登山的体力还未完全衰退。
行走中遇到禅宗的僧人常常被询问,独自倚靠在渔舟上静静思考。
距离退休还有十五年的时间,离职不算早也不算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开篇“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诗人在早晨游览了思益峰,到了晚上才抵达楞伽寺休息。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时间背景和空间环境。
接着“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表明诗人的身体已经开始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但他仍旧保持着向上的力量和意志。这里通过对自己外貌和体力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力量的肯定。
“行逢禅客多相问”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修行者,他们之间可能有关于生活、禅学等方面的交流。紧接着“坐倚渔舟一自思”,则是描绘诗人独处时刻,他静坐在小船上沉浸于自己的思考之中。
最后两句“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这里的“悬车”指的是官职,“十五载”则是十五年。这句话意味着从他辞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五年,而“休官非早亦非迟”则是说自己的退隐时间既不算早,也不算晚,表达了一种对自己选择的满足和接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白居易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年龄、职业生涯等问题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沟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