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曲二首·其二》
《塞下曲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马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

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伏道(fú dào)的意思:伏道指隐藏在地下或楼下的道路,也可比喻隐藏的险恶势力或不可预测的危险。

广漠(guǎng mò)的意思:广阔而辽远的样子。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旗竿(qí gān)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翻译
广阔的天空乌云密布,显得阴沉凄凉,太阳西斜时,开始飘起了细小的雪珠。
猎人们点燃山林以搜寻凶猛的野兽,而军队则埋伏在道路旁准备迎击返回的敌军。
狂风吹得旗帜杆都弯曲了,沙漠中的沙子渐渐掩埋至树梢,与地面齐平。
黄沙漫天,不分早晚地飞扬,伴随着严寒,就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悲苦之歌。
注释
广漠:广阔的原野或天空。
云凝惨:云彩凝聚,景象凄凉。
日斜:太阳西下。
飞霰:飞散的小冰粒,这里指雪珠。
烧山:点燃山林,古代一种捕猎方法。
猛兽:凶猛的野兽。
伏道:埋伏在道路上。
回兵:返回的敌军。
风折:被风吹断。
旗竿曲:旗帜的杆子弯曲。
沙埋:被沙子掩埋。
树杪:树梢。
黄云:指沙漠中因风卷起的沙尘如同云一般。
飞旦夕:不分早晚地飞扬。
偏奏:持续地演奏。
苦寒声:象征严寒的悲凉声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场面的刻画,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地区的天气变化,广阔无垠的云层低垂,太阳西斜时飞扬的霰(一种小型冰粒)给人以凛冽之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残酷手段——用火烧山来驱赶隐藏其中的敌人,并在隐蔽的地方设伏等待时机攻击回旋的敌军。这两句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策略。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风力强劲到足以扭曲旗帜的程度,而荒凉之地的沙粒将树木的枝桠掩埋得无法辨识。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力的描写,间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边塞环境的艰苦。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黄色的云彩在白天和夜晚都在飘动,而笛子吹奏出的是令人感到凄冷的曲调。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悲凉与孤寂的情感,是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和战争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边塞之战的艰辛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作者介绍
马戴

马戴
朝代:唐   字:虞臣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生辰:799—869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张南山二景·其二

不见旧朱陈,山居长子孙。

时平春事蚤,随处好耕耘。

(0)

扁舟撒网图

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

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0)

馀清杂兴八首·其四

明月印长溪,凉风送虚榭。

孤榻冷如冰,怀人坐长夜。

(0)

赤壁图为严仁远挥使题

新秋时节又新冬,两度登临谪宦中。

歌歇洞箫清对客,梦回孤鹤醉推篷。

百年诗赋遗文在,三国江山旧业空。

聚散升沈一樽酒,尽随残雪踏飞鸿。

(0)

张道士雪崖

冬来积雪满尘崖,清赏都归物外家。

绝磴高寒春尚早,古坛虚白夜无哗。

望中乍失青城路,深处应开玉树花。

留得岁寒终古意,年年幽寂卧烟霞。

(0)

秋日漫兴四首·其三

书剑蹉跎雨未成,登临无限故园情。

黄金台迥秋天远,白玉楼空夜月明。

篱菊不禁清露重,征衣偏觉暮寒生。

山空木落无多日,海宇春风岁又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