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伏道(fú dào)的意思:伏道指隐藏在地下或楼下的道路,也可比喻隐藏的险恶势力或不可预测的危险。
广漠(guǎng mò)的意思:广阔而辽远的样子。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苦寒(kǔ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环境或困苦的生活。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旗竿(qí gān)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 翻译
- 广阔的天空乌云密布,显得阴沉凄凉,太阳西斜时,开始飘起了细小的雪珠。
猎人们点燃山林以搜寻凶猛的野兽,而军队则埋伏在道路旁准备迎击返回的敌军。
狂风吹得旗帜杆都弯曲了,沙漠中的沙子渐渐掩埋至树梢,与地面齐平。
黄沙漫天,不分早晚地飞扬,伴随着严寒,就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悲苦之歌。
- 注释
- 广漠:广阔的原野或天空。
云凝惨:云彩凝聚,景象凄凉。
日斜:太阳西下。
飞霰:飞散的小冰粒,这里指雪珠。
烧山:点燃山林,古代一种捕猎方法。
猛兽:凶猛的野兽。
伏道:埋伏在道路上。
回兵:返回的敌军。
风折:被风吹断。
旗竿曲:旗帜的杆子弯曲。
沙埋:被沙子掩埋。
树杪:树梢。
黄云:指沙漠中因风卷起的沙尘如同云一般。
飞旦夕:不分早晚地飞扬。
偏奏:持续地演奏。
苦寒声:象征严寒的悲凉声音。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战争场面的刻画,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
“广漠云凝惨,日斜飞霰生。”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地区的天气变化,广阔无垠的云层低垂,太阳西斜时飞扬的霰(一种小型冰粒)给人以凛冽之感。
“烧山搜猛兽,伏道击回兵。”这里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残酷手段——用火烧山来驱赶隐藏其中的敌人,并在隐蔽的地方设伏等待时机攻击回旋的敌军。这两句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策略。
“风折旗竿曲,沙埋树杪平。”风力强劲到足以扭曲旗帜的程度,而荒凉之地的沙粒将树木的枝桠掩埋得无法辨识。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力的描写,间接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边塞环境的艰苦。
“黄云飞旦夕,偏奏苦寒声。”黄色的云彩在白天和夜晚都在飘动,而笛子吹奏出的是令人感到凄冷的曲调。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悲凉与孤寂的情感,是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和战争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边塞之战的艰辛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