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倦欹鬟。挨到黄昏泪尽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单单(dān dān)的意思:仅仅,只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步(fēng bù)的意思:指行走时轻盈自如、步伐矫健,如同风一样轻快。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看看(kàn kàn)的意思:观察、察看
空房(kōng fáng)的意思:空房指的是没有人居住的房间或房屋。
阑珊(lán sh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兴盛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衰退或停滞不前。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三分(sān fēn)的意思:指将事物或情况分为三个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一抹(yī m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线或颜色。
梨花春(lí huā chūn)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美好的春天。
-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丁澎的《南乡子·其二》春晚词,描绘了一幅孤独女子在春夜深深的情感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清晨睡醒后的伤感情绪,直至夜晚的孤独无依。
"睡起倦欹鬟",描绘了女子慵懒地醒来,发髻散乱,透露出内心的疲惫和失落。"挨到黄昏泪尽斑",暗示了她长时间的悲伤,泪水打湿了脸颊,直到黄昏时分仍未能止住。
"影怯空房灯又落,单单",通过光影的变化,渲染了房间的空寂,只有孤零零的灯光摇曳,映照出她的孤单身影,春夜的寒冷仿佛透过“檐挂春星燕子寒”这一景象传递出来。
进入夜晚,女子的心事更加沉重,“心事正阑珊”,表明她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倚着东风,却步履艰难,难以排解心中的愁绪。“倚遍东风步转难”形象地刻画了她的无助与迷茫。
最后两句“眉晕三分腰一抹,看看。瘦尽梨花春也残”,通过描绘女子的容貌变化,进一步揭示了她的憔悴和春光的消逝。她的眉头微蹙,腰肢纤细,如同梨花般凋零,春天的美丽也在她的消瘦中逐渐褪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哀愁,情感深沉而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啼乌
凤凰台边霜月孤,凤凰不见栖慈乌。
慈乌夜半惊相呼,哑哑千声为返哺。
天清露滴槠叶枯,寒飙飒飒生长吁。
揽衣中庭步踟蹰,繄尔有母我独无。
母遐栖处在何处,我母仙游天上去。
母去那知儿独悲,儿悲那得母重顾。
母不顾儿可奈何,卮匜欲饮口泽多。
门人为余废蓼莪,长裾欲绝咸蹉跎。
君不见捧檄入门动颜色,何人相候不相识。
举贤不再上公车,始知向来为亲屈。
又不见百里负米良亦艰,养亲须及怡亲颜。
一朝南游列鼎食,思亲不逮徒长叹。
慈乌慈乌莫更啼,啼来使我沾裳衣。
我沾裳衣非汝知,生前尽力死尽思。
夜啼祇作无益悲,明朝且去投高枝。
《夜啼乌》【明·胡庭兰】凤凰台边霜月孤,凤凰不见栖慈乌。慈乌夜半惊相呼,哑哑千声为返哺。天清露滴槠叶枯,寒飙飒飒生长吁。揽衣中庭步踟蹰,繄尔有母我独无。母遐栖处在何处,我母仙游天上去。母去那知儿独悲,儿悲那得母重顾。母不顾儿可奈何,卮匜欲饮口泽多。门人为余废蓼莪,长裾欲绝咸蹉跎。君不见捧檄入门动颜色,何人相候不相识。举贤不再上公车,始知向来为亲屈。又不见百里负米良亦艰,养亲须及怡亲颜。一朝南游列鼎食,思亲不逮徒长叹。慈乌慈乌莫更啼,啼来使我沾裳衣。我沾裳衣非汝知,生前尽力死尽思。夜啼祇作无益悲,明朝且去投高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7367c6a3e88cb9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