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八十五首·其六十五》
《偈颂八十五首·其六十五》全文
宋 / 释妙伦   形式: 偈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二中(èr zhōng)的意思:指两个相对的极端或者对立的事物,没有中间的折中选择。

芳时(fāng shí)的意思:美好的时光

花卉(huā huì)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完美的局面。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鹿野(lù yě)的意思:指野性难驯的鹿。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阵(yī zhèn)的意思:短暂的一段时间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跋提河(bá tí hé)的意思:指行走艰难,步履艰辛。

鹿野苑(lù yě yuà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比喻人们生活自由自在、安居乐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段旅程和感悟。首句“始从鹿野苑”暗示了僧人的修行起点,鹿野苑在佛教中与佛陀初转法轮有关,象征着智慧的启蒙。次句“终至跋提河”则可能指的是印度的恒河,对于佛教徒来说,恒河是洗涤心灵的重要圣地。

“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表达了诗人在此过程中的沉默与内省,强调了修行者通过实践而非言语来领悟佛法的真谛。接下来两句“年年花卉竞芳时,东风一阵成狼藉”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间繁华如花,但终会随风而逝,暗寓人生的无常和世间万物的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行和自然景象为载体,寓含了对生命、修行和世间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内在省察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妙伦
朝代:宋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猜你喜欢

吕待制所居八咏·其一半隐

举世竞宠利,嗜进无肯休。

山林槁项辈,又乏经济谋。

朅来半隐寮,再拜瞻吕侯。

袖手辞富贵,结庐清且幽。

我从为儿时,久矣闻风流。

父老数时贤,若人真少俦。

已覆金瓯名,姑作绿野游。

四海望霖雨,争欲挽之留。

向来钓璜老,一出扶宗周。

廊庙方侧席,公肯幡然不。

(0)

久雨无聊成两诗呈秀叔并简继韩·其二

避湿屋多漏,怯寒窗不开。

龙涎时吐雾,麈尾任生埃。

独与韦编对,谁能蜡屐来。

天知蚕麦病,愿唤雨师回。

(0)

旧菊篱边又开了,故人天际未归来。

(0)

哭韩积中二首·其一

命矣穷张籍,归哉病长卿。

焦湖家自远,畏日我同行。

想像分携处,依稀謦欬声。

仙踪向西路,回首泪纵横。

(0)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十八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柄国者谁子,曲江近前嗔。

逆臣自此起,强藩由是振。

乃至饿隶辈,貂冕垂长绅。

狼狈老拾遗,拾橡逃陇岷。

我每读其诗,吞泪声酸辛。

(0)

次韵和邓慎思谢刘明复画道林秋景二首·其一

铃斋清话未更端,一埽禅林景趣完。

缥缈已装新殿塔,萦纡仍引外峰峦。

冷风有意生空阔,密雪无声下广寒。

平昔所游今在眼,凄凉疑是梦中看。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