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临千佛山寺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窈窈寺门敞”,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寺庙的大门豁然开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暗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开阔。接着“苍苍山径微”,则将视线转向了通往山寺的小径,以“苍苍”形容山色之深邃,以“微”字强调小径的隐秘与曲折,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氛围。
“风轻不落帽,云近忽凝衣”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微风轻拂、云朵贴近的情景。微风似乎有意不让帽子落下,云朵仿佛在靠近时凝固了衣裳,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独特视角。
“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进一步展示了秋季山间的景色。红枫直立于背领之间,紫菊在岩石旁繁茂生长,色彩鲜明,生机勃勃,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
最后,“晚途喧葆吹,舆醉出林霏”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传来欢声笑语,诗人仿佛在醉意中走出林间的雾气,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欢乐相聚,也暗示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陶醉与忘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精神追求。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真含众妙,入希夷。
昭文不会,气候有成亏。
妄心寂灭尽,困睡饥餐,更无作用施为。
自然,炉鼎就,光彩透帘帏。玉池神水涌,上生肥。
如人饮水,冷暖自家知。
自家性命事,自家了得,自家性命便宜。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季弟仕谯都,元兄坐兰省。
言访始忻忻,念离当耿耿。
嵯峨夏云起,迢遰山川永。
登高望去尘,纷思终难整。
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无惜领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