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橤四时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biànshīmáozhāi
táng / mènghàorán

xiàmáozhāifēngzuòliáng

zhúlínshēnsǔnténgjiàyǐnshāocháng

yàncháochùfēngláizàofáng

huájiēwánhuāruǐshíf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巢窠(cháo kē)的意思:指隐藏在巢穴中的恶人或坏人。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蜜房(mì fáng)的意思:指婚姻生活中的幸福温馨的家庭。

梢长(shāo cháng)的意思:指在一定范围内,身为领导或者管理者的人。

时芳(shí fāng)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出现,显得特别鲜艳、美好的人或事物。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夏日(xià rì)的意思:夏天的日子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注释
夏日:夏天。
茅斋:简陋的小屋。
无风:没有风。
凉:凉爽。
竹林:竹子丛生的树林。
深:茂密。
笋穊:竹笋密集。
藤架:用藤蔓搭建的架子。
引:延伸。
梢长:枝叶长得长。
燕觅:燕子寻找。
巢窠:鸟巢。
造:建造。
蜜房:蜂巢。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
皆:都。
可玩:值得观赏。
花橤:花卉。
四时:四季。
芳:芳香。
翻译
在夏日的茅草小屋中,即使无风也能感到清凉。
竹林深处竹笋繁密,藤蔓攀缘架上生长得高长。
燕子寻找筑巢的地方,蜜蜂前来建造蜜房。
世间万物都值得欣赏,花卉四季常开芬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天,即使没有风,茅屋内也能感到清凉的自然景象。"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则描写了茂密的竹林和盘旋的藤架,这些都是田园生活中的常见景色。

接下来,“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展示了小动物们在夏日忙碌的生存场景。燕子寻找着它们的家,蜜蜂则忙于建造它们的蜜房,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生产力的活力。

最后,“物华皆可玩,花橤四时芳”表达了诗人对于周遭自然景物的喜爱和欣赏,以及对四季更迭中的美好花卉不断变化而感叹。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孟浩然作为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界深刻的情感。这样的诗句不仅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闻蝉寄贾岛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0)

宛转歌二首·其二

日已暮,长檐鸟声度。

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

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

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0)

凡草诫

野草凡不凡,亦应生和出。

锄夫耘药栏,根不留其一。

良由本芜秽,著地成弃物。

人生行不修,何门可容膝。

不唯不尔容,得无凡草嫉。

贤愚偃仰间,鉴之宜日日。

(0)

宫词·其一○七

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

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0)

宫词·其九十五

春日龙池小宴开,岸边亭子号流杯。

沈檀刻作神仙女,对捧金尊水上来。

(0)

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