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在郡依前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日(bǎi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百天。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回来(huí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原状态;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回到原来的状态。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依前(yī qián)的意思:按照以前的方式或顺序进行。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注释
在郡:在官署或郡县任职。
依前:已经。
六百日:大约六百天。
山中:指山里的生活。
不记:难以记得清楚。
还:再。
将:携带。
天竺: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一峰:一座山峰。
去:离开。
欲:想要。
云根:山石底部,象征着山的根基。
到处:各处。
翻译
在这郡任职已将近六百天,
山中的日子,记不清究竟有多少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怀。诗人在开篇即以“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对时间流逝漠然置之的态度,既有着无常岁月感慨,又不失一种出世脱俗的情怀。

接着,“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那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探索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这里的“天竺一峰”是指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古代道教名山之一,而“云根”则象征着超凡脱俗之处。这两句表明诗人不仅要到达那片圣地,还想将那种精神状态和境界带给他人,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与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我生命历程的回顾,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他那不羁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友人、师门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这正是苏轼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温婉细腻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游仙词八首·其四

白鹤下啄瑶草庭,道士夜读神农经。

问之长生有宝诀,授以松根千岁苓。

(0)

寄于彦成兼柬玉山

匡庐道士三尺强,手援北斗酌桂浆。

露气朝开玛瑙瓮,丹光夜落芙蓉床。

崆峒仙人广成子,鉴湖狂客贺知章。

主人种梅已成屋,忆尔看云眠草堂。

(0)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其六

大安高阁正当中,龙虎旌旗卫两宫。

近日春坊谁辅导,相君班序冠三公。

(0)

和虞先生寿京师贾姑诗韵

慈颜九帙鬓如鸦,世族前朝宰相家。

天近县官时赐帛,春深孙子日扶车。

麻姑酒是长生药,阿母桃应几度花。

学士诗成无限思,五千里外望京华。

(0)

彦脩秘监作亭阶前栽竹一个名一竿亭咸为赋诗

公子孤标绝世奇,亭前栽竹静相宜。

苍龙垂影云千尺,翠袖临风玉一枝。

特操不随春色改,高情只许岁寒知。

江头留得扁舟在,何日从君独钓时。

(0)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旌棨将军第,今联孔子堂。

泮泉通射圃,庭草映宫墙。

义训三迁旧,家声五桂香。

城南天咫尺,驻屐许相将。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