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水 竹 弟 寿 山 觉 庵 宋 /叶 茵 照 邻 营 墓 牧 之 铭 ,一 理 融 明 古 亦 今 。政 为 后 先 同 此 觉 ,不 将 生 死 动 其 心 。天 教 棠 棣 分 春 色 ,地 接 松 楸 合 画 阴 。自 谓 老 身 强 健 在 ,时 时 来 和 寿 藏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健在(jiàn zài)的意思:指人还活着,健康存在。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强健(qiáng jiàn)的意思:健壮、强壮,身体健康。
融明(róng míng)的意思:融会贯通,明察秋毫。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寿藏(shòu cáng)的意思:长寿的人能够积累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棠棣(táng d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彩夺目。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照邻(zhào lín)的意思:指对邻里关系要保持和睦、互相帮助。
昼阴(zhòu yīn)的意思:指白天阴暗无光,没有阳光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名为《题水竹弟寿山觉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照邻营墓牧之铭,一理融明古亦今”两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在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里,“一理”意味着一种永恒不变的道理,而“融明古亦今”则强调了这种道理跨越时空,贯穿古今。
接下来的“政为后先同此觉,不将生死动其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死亡的超然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百姓,对待生活和面对死亡都应该持有一种相同的觉悟,这种觉悟使得他们的心灵不为世间的生死变迁所动摇。
“天教棠棣分春色,地接松楸合昼阴”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赞美。这里,“天教棠棣分春色”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景,而“地接松楸合昼阴”则展示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之美。
最后,“自谓老身强健在,时时来和寿藏吟”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年龄虽长但身体依然强健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诗歌的热爱。这里,“时时来和”意味着诗人经常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寿藏吟”则是对自己的生命之歌进行回味和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赵正之
君为稻田官,君非力田科。
我令耕田夫,为君奏田歌。
南亩茨粱稼,东郊烟雨蓑。
田家不作苦,奈此岁暮何。
悯悯望有年,一失成蹉跎。
立苗非不疏,稊稗常苦多。
小人剥良善,蓬蒿贱嘉禾。
去恶藉老农,芟夷戒骈罗。
夫君邦之彦,妙年加切磋。
治国与治身,此道终靡他。
人心不相远,如以斧伐柯。
愿君日显荣,吾言期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