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懿 安 皇 太 后 挽 歌 词 唐 /许 浑 陵 前 春 不 尽 ,陵 下 夜 何 穷 。未 信 金 蚕 老 ,先 惊 玉 燕 空 。挽 移 兰 殿 月 ,笳 引 柏 城 风 。自 此 随 龙 驭 ,桥 山 翠 霭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城(bǎi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牢不可破的城墙。也比喻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决心。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何穷(hé qióng)的意思:本指没有穷尽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智慧等没有极限。
金蚕(jīn cán)的意思:指勤劳、勤俭节约的人。
龙驭(lóng yù)的意思:指能够像驾驭龙一样掌控局势或事物,具有强大的控制力和领导能力。
桥山(qiáo shān)的意思:桥山指的是两座山峰之间有一座桥梁,形象地比喻两个相隔遥远的地方通过某种联系而连接在一起。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随龙(suí lóng)的意思:跟随权势者,投靠有权势的人。
下夜(xià yè)的意思:指夜晚降临,天色渐暗。
玉燕(yù yàn)的意思:指美丽的燕子。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翻译
- 皇家陵墓前春色无尽,陵寝之下长夜漫漫无终。
黄金铸成的蚕还未显老态,玉石雕刻的燕子却已显得空洞无神。
棺椁移动时仿佛牵引着月光下的宫殿,胡笳声引导着柏树环绕的陵园之风。
从此以后伴随帝王的灵驾,安息在桥山那翠绿云雾缭绕之中。
- 注释
- 陵前:皇家陵墓之前。
春不尽:春天的美景没有尽头。
陵下:陵墓的下方。
夜何穷:夜晚似乎永远不会结束。
未信:难以相信。
金蚕:用黄金铸造的蚕形装饰,象征永恒。
老:老化,此处指失去光泽或生命力。
先惊:首先感到惊讶的是。
玉燕:用玉石雕刻的燕子形状的装饰。
空:空洞,失去生气。
挽移:棺椁移动,指葬礼队伍的行进。
兰殿:宫殿的美称,可能装饰有兰花,这里代指皇家宫殿。
月:月光,也可能象征哀悼和冷清。
笳引:胡笳的声音引领,胡笳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常用于军中或丧礼。
柏城:柏树围绕的城或陵园,柏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陵墓周围,象征永恒与哀悼。
自此:从这个时候开始。
随龙驭:跟随帝王的灵魂或灵车,'龙驭'是对帝王去世的委婉说法。
桥山:地名,传说中的黄帝陵所在地,这里泛指帝王的安息之地。
翠霭中:翠绿的云雾之中,形容环境幽静而神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开篇"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两句,通过对春天和夜晚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辽阔感,给人以深远的想象。
接下来的"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则是诗人通过对金蚕(古代织布机器)和玉燕(美好的事物)的提及,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惊讶。
"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两句,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风的声音进行描绘,将自然景象与建筑物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最后"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愿随着神龙一般的力量,驭乘在桥山之间,与翠绿的云雾共处,这不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飞升,更蕴含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