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吹腾(chuī téng)的意思:指风吹动物或物体,使其膨胀或扩展。
春酒(chūn jiǔ)的意思:春天的酒宴,指喜庆、欢乐的聚会。
当午(dāng wǔ)的意思:指正午的时候。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飞幕(fēi mù)的意思:形容雨点、雪花、鸟群等密集纷飞的样子。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健儿(jiàn er)的意思:指身体强壮、有力气的人,也用来称赞勇敢、有才华的人。
蜡凤(là fèng)的意思:形容虚假、不真实。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戍烟(shù yān)的意思:指边塞戍卫之地的烽烟,也比喻边塞戍卫的艰险和辛苦。
探兵(tàn bīng)的意思:探察敌情或敌军动向。
驼酥(tuó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的毛发或羽毛松软而蓬松。
营门(yíng mén)的意思:指军队的大门,也泛指军队或军事。
枕戈(zhěn gē)的意思:枕着戈,指着戈枕头而睡,形容时刻准备战斗或备战状态。
栉栉(zhì zhì)的意思:形容声音清晰、有力。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宴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和豪迈之气。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吴将军在营门花香四溢的夜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首先,诗人以“营门花发春酒香”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氛围之中。营门内外,鲜花盛开,春意盎然,而美酒的香气则弥漫在空气中,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盛宴将会是何等的热烈与欢腾。
接着,“浓点驼酥炙黄羊”一句,不仅描绘了美食的诱人,更体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饮食文化。驼酥和黄羊肉,都是当地特色食材,经过精心烹饪,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美人娇歌健儿舞”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场面。美人们轻歌曼舞,歌声悦耳动听,舞姿轻盈优雅,而健壮的士兵们也加入其中,共同庆祝这难得的聚会。这种男女老少共聚一堂、同乐共享的场景,充满了和谐与欢乐。
“蜡凤啼风月当午”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蜡制的凤凰仿佛在风中啼鸣,月光如水,洒满整个宴会现场,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浪漫的氛围。
随后,“高帘飞幕丝吹腾,觞波栉栉梁云凝”两句,通过描绘宴会内部的装饰和景象,进一步增强了画面感。高高的帘幕随风飘扬,丝线在空中飞舞,觞杯中的酒液波光粼粼,仿佛与天空中的云朵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动态而又和谐的画面。
最后,“主人醉眠客不醒,探兵枕戈戍烟静”这两句,揭示了宴会的最终状态。主人因酒醉而沉睡,宾客们也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愿醒来。而守卫边境的士兵们则枕戈待旦,保持着警惕,确保了宴会的安宁与安全。这种对比,既表现了宴会的欢乐与和谐,也体现了边疆将士们的忠诚与勇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们辛勤付出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鲁公堂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之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
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
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
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