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杂咏·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间无常,心怀豁达的情境。首句“略破人间万事非”,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世间万物皆有其变,不必过于执着。接着,“浮云几点过柴扉”一句,以浮云比喻人生中的种种变化和不确定性,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世事更迭的景象。柴扉,作为简朴的门户,象征着平凡的生活,而“过”字则生动地表现了这些变化如浮云般轻盈地掠过生活之上的状态。
后两句“凭谁扶上黄冈顶,拍掌千峰抱月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诗人想象自己独自一人登上黄冈之巅,这里的“黄冈”可能象征着内心的高峰或精神的高地。在这样的高处,诗人仿佛能与天地对话,与自然融为一体。他期待着“拍掌千峰抱月归”,即在月光的照耀下,千山万壑仿佛都围绕着他,共同迎接月的回归。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一种心灵的满足与超越世俗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兴化寺
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杂遝,语笑气从容。
鹿女衔花献,山僧煮茗供。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
览胜贪如画,谈玄悟彼宗。
题诗纪良会,红日转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