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魁众实,小者尚如拳。
儿偷须莫问,士杀觉犹贤。
愿作任丘长,千林种满前。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桃树的盛况与诗人对其的喜爱之情。首句“山桃魁众实”点出山中桃树的繁茂,它们在众多植物中显得尤为突出。接着“小者尚如拳”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桃子的大小,即使是最小的桃子也如同拳头般大,可见其果实之丰美。
“但啖休怀核,为豪胜得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桃子的喜爱,认为品尝桃子足以让人感到豪迈,甚至胜过成仙。这种夸张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桃子营养价值和美味的极度推崇。
“儿偷须莫问,士杀觉犹贤”这两句则从道德角度探讨了对桃子的获取方式。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桃子,也不应过于追究,因为其结果可能仍然被认为是值得的。这反映了诗人对物欲与道德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最后,“愿作任丘长,千林种满前”表达了诗人希望成为任丘地区的长官,亲自种植千林桃树的愿望。这一愿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桃树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环境的向往,即一个充满自然美景、人民生活富足的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食物之味以及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吾生足忧患,未老头已白。
鬓间垂素丝,揽镜聊一摘。
星星去虽欣,种种鲜还戚。
颇愁日增多,尽拔复何益。
追思少年时,绿发光且泽。
森然茂云松,岂谓少堪惜。
自从多病后,脱落露广额。
蒲柳姿易衰,日与风霜迫。
萧萧不胜梳,扰扰仅盈搦。
安能上指冠,常恐吹堕帻。
年来涉艰虞,更复非夙昔。
奔驰动万里,漂泊继三谪。
从横蹈危机,侈哆困烦啧。
交游莫援手,仇怨惟下石。
素标宜满头,斑鬓未为逼。
何年运河车,溯补泥丸宅。
华颠复变鬒,去作烟霞客。
憔悴楚江滨,岁晚将何获。
长笑梁溪翁,平生有馀拙。
于今欲行古,无乃亦痴绝。
施之廊庙间,放步足已跌。
下帷更潜思,又复广陈说。
从来坐言语,得谤今未歇。
曾不少创惩,譊譊祇强聒。
惟堪覆酱瓿,讵足议往辙。
掉头谓不然,此理君未察。
立言与行事,垂世初不别。
身穷言乃彰,贻范有前哲。
周文拘羑里,易象乃成列。
仲尼道不行,褒贬代赏罚。
屈原困椒兰,泽畔采薇蕨。
离骚体风雅,光可争日月。
虞卿罢赵相,梁魏颇屑屑。
世亦传春秋,端为穷愁设。
圣贤垂简编,往往因愤发。
避谤不著书,陆子良已黠。
区区祸福间,何足议宏达。
泛览古人心,一一可坐阅。
大略观规模,微情析毫发。
幽光发干将,潜慝戮饕餮。
会有知我人,玩味为击节。
安知千载后,观乐无季札。
岂能继潜夫,粗可仿荀悦。
子云方草玄,解嘲何可缺。
《著迂论有感》【宋·李纲】长笑梁溪翁,平生有馀拙。于今欲行古,无乃亦痴绝。施之廊庙间,放步足已跌。下帷更潜思,又复广陈说。从来坐言语,得谤今未歇。曾不少创惩,譊譊祇强聒。惟堪覆酱瓿,讵足议往辙。掉头谓不然,此理君未察。立言与行事,垂世初不别。身穷言乃彰,贻范有前哲。周文拘羑里,易象乃成列。仲尼道不行,褒贬代赏罚。屈原困椒兰,泽畔采薇蕨。离骚体风雅,光可争日月。虞卿罢赵相,梁魏颇屑屑。世亦传春秋,端为穷愁设。圣贤垂简编,往往因愤发。避谤不著书,陆子良已黠。区区祸福间,何足议宏达。泛览古人心,一一可坐阅。大略观规模,微情析毫发。幽光发干将,潜慝戮饕餮。会有知我人,玩味为击节。安知千载后,观乐无季札。岂能继潜夫,粗可仿荀悦。子云方草玄,解嘲何可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3567c6c697364c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