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仓颉(cāng jié)的意思:指刻苦钻研、勤奋努力的意思。
国字(guó zì)的意思:指国家的象征或代表。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庖牺(páo xī)的意思:庖牺是指古代宫廷中负责宰杀牲畜的职务,后来引申为指负有重要责任的人。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拓跋(tuò bá)的意思:勇敢开拓,开创新局面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行国(xí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行、社会秩序的良好状态。
钟山(zhōng shān)的意思:钟山是指一个高大、威严的山峰,比喻德行高尚、威望卓著的人。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读史(其二)》。诗中,他以古代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人类早期的文字发展。"太初结绳制自好",描绘了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结绳记事,简单却实用的生活智慧;"庖牺仓颉计益疏",提及伏羲和仓颉两位传说中的文化先驱,他们发明文字,使人类的记录与交流更为精确。接下来的"拓跋小羌行国字",可能是指北魏时期的鲜卑族领袖拓跋珪推行汉字,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钟山丞相著新书",则暗指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他在钟山(南京)编撰书籍,推动了学术进步。
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寓言般地展示了历史长河中文字与文明的演进,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