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为刀,舟为砺。朝磨暮磨,人与之敝。
舟石相磨,舟奈石何。
相磨(xiāng mó)的意思:相互磨擦,相互摩擦
这首诗《磨刀滩谣》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石与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断磨砺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
“石为刀,舟为砺”,开篇即以石喻刀,舟喻砺,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磨砺过程。石如刀,锋利无比;舟如砺,坚韧不拔。石与舟的相遇,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次对话,揭示了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朝磨暮磨,人与之敝”,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过程的持续性和对人的影响。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磨砺,还是岁月的流逝,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事物的本质。这里不仅指自然界的物象变化,也暗含了人生的哲思,即人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被磨砺,经历种种变迁。
“舟石相磨,舟奈石何”,最后两句将视角聚焦于舟与石之间的关系。舟虽坚韧,却难以改变石的硬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寓意着在面对强大的外力或不变的事物时,个体的力量往往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这种看似无力的对抗,实际上也在塑造着个体的意志和品格,正如舟在不断的磨砺中,虽然无法改变石的硬度,但其自身的坚韧和适应性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通过石与舟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自然规律、人生哲理以及个体在面对外界挑战时的应对之道。它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诗意描绘,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挹翠楼前秋日清,挹翠楼下秋水明。
海色屏开九峰晓,玉树时作蛟龙鸣。
主人爱客劝客醉,凤弦欲语杯先行。
杯上菊花黄似酒,碧袖双歌若杨柳。
白日飞去红烛来,两两玉童争拍手。
拍手笑,风飔飔。初疑蓬岛,何异瑶池。
人生百岁,不乐何为。
不愿发再黑,但愿长醉如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