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乌(cháo wū)的意思:指朝向乌鸦飞去,比喻错误地追求或盲目追求。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初年(chū nián)的意思:指人年幼时期,也可以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刚开始出现的阶段。
从师(cóng shī)的意思:指跟随老师学习,拜师学艺。
矾书(fán shū)的意思:指文字繁琐,难以理解的书籍。
供课(gòng kè)的意思:供课指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乌帽(wū mào)的意思:指控告、诬蔑他人。
赝碑(yàn bēi)的意思:指伪造的碑刻或文物。
- 注释
- 常:经常。
忆:回忆。
初年:初期,年轻的时候。
十七时:十七岁的年纪。
朝朝:每天早上。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读书人常戴)。
出:外出。
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忽:忽然。
逢:遇到。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学校通常会放假。
停供课:停止上课。
正:正在。
写:书写。
矾书:用矾水写的字,古代用于练习书法。
作:制作。
赝碑:伪造的碑文,这里可能指临摹碑帖。
- 翻译
- 常常想起年轻的时候,十七岁那年
每天早晨戴着黑色帽子去求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绍兴辛酉予年十七矣距今已六十年追感旧事作绝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求学的经历。首句“常忆初年十七时”,表达了对往昔青春岁月的怀念;“朝朝乌帽出从师”则生动描绘了诗人每日勤奋求学,清晨戴着乌帽出门拜师的情景。接下来,“忽逢寒食停供课”写到在寒食节这天,学校暂停了课程,这给了诗人一个意外的休息机会;“正写矾书作赝碑”则暗示了诗人可能借此时间练习书法,甚至模仿碑帖以提高技艺。
整首诗通过回忆早年的学习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青少年时期求知若渴、刻苦努力的怀念,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深情追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牡丹花畔作
仙衣卷雾,旭日升霞,楼台暖色重重。
流艳潮妆,锦帏紧护东风。
书花试烦纤手,是江郎、彩笔初逢。
题句在,写此情深处,未觉春浓。
一笑前溪回顾,问洛阳鹃语,光景匆匆。
垂首雕阑,空余泪洗芳红。
依约梦阑蝶意,殢枕香、仍恋欢丛。
人事远,盼行云、长驻翠蓬。
花心动.春分
金粉池台,好风光、无端为谁分了。
判雨判晴,匀暖匀寒,商过短长昏晓。
卖花声向重帘听,刚一半、春魂惊觉。
镜华满、妆蛾晕窄,两边谁扫。客燕将愁乍到。
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几度看春,也似中年,何况绿窗人老。
赋情别有闲桃李,空流怨、江南残调。
料鶗鴂、秋心隔年又恼。
无闷.岁暮,风雨怀人
梅怯新箫,兰润旧屏,年色匆匆烛转。
唤冷蝶幽衾,障天愁满。
不恨红楼望阻,恨响乱荒鸡无人馆。
问甚情、却向钿车径绝,素书云断。深绻。镜尘泫。
想晕粉窄蛾,此时妆面。漫著破宫衣,暗翻铃怨。
谁寤辞年泪点,第一是、无端南来雁。
料未掩、端正风流,待稳两欢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