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显忠上人归吴郡》
《送显忠上人归吴郡》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风随处起,振锡留行

却背嵩云去,迎看淮月生

禅通少林默,诗得杼山清。

几夕岩窗下,忘眠听瀑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留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或言语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使人印象深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却背(què bèi)的意思:形容背离正道或背叛朋友的行为。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振锡(zhèn xī)的意思:指振奋振作,积极行动,努力进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显忠上人的僧侣在秋季离开嵩山,返回吴郡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行踪的飘逸与禅心的宁静。

首句“秋风随处起,振锡不留行”,以秋风起始,形象地描绘了僧侣行走在秋天的景象,振锡(僧侣行脚时所持的锡杖)轻轻敲击地面的声音,虽轻柔却坚定,象征着僧侣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为外界所动。

接着,“却背嵩云去,迎看淮月生”两句,生动地展示了僧侣离开嵩山,向着淮河方向前行的过程。嵩云象征着过去的生活和环境,而淮月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未知的旅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移动,更蕴含了心灵上的转变与期待。

“禅通少林默,诗得杼山清”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侣的身份和修行状态。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这里的“禅通”暗示了僧侣深厚的禅修功夫;“杼山清”则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或与之相关的山名,强调了环境的清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契合。

最后,“几夕岩窗下,忘眠听瀑声”描绘了僧侣在岩窗下的生活情景,夜晚难以入眠,却沉浸在瀑布的自然声音中。这种忘我的状态,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体现了僧侣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僧侣在自然与禅修中的独特体验,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柳絮·其二

风标清白难谐俗,气候中和易得朋。

招不肯来麾不去,若无才思渠应能。

(0)

和楼前梅·其二

楼高夜静月华陈,冷浸含章一段春。

人影花光相上下,定知梅亦解分身。

(0)

阻风呈赵史君·其一

长红送酒出江城,樯燕喃喃第二程。

风色似知攀卧意,打头未肯放船行。

(0)

闰月廿六日奉御香祈天竺观音于昭庆寺是日得霁

大士慈悲出补陀,扫除阴翳作人和。

武康芋子盐官枣,遇着丰年也倍多。

(0)

次韵闵饥·其二

巷头巷尾几夷齐,日为饥肠不肯西。

只愿天公多雨粟,便教米价贱如泥。

(0)

次赵保之清明即事·其三

花信东风第几回,萧条门巷老苍苔。

汉宫尽有新钻火,无分传将一点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