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晓起》
《西湖晓起》全文
明 / 吴鼎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残钟湖上月杳杳落层岑。

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

闲来不惯,幽处每相寻

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xiǎo
míng / dǐngfāng

cánzhōngshàngyuèyǎoyǎoluòcéngcén

xiǎosànwèishuǐqiūshēngzuòlín

xiánláicéngguànyōuchùměixiāngxún

cóngguìnánshānxiàqíngxiāngjìngshē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色散(sè sàn)的意思:指颜色分散、散开。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闲来(xián lái)的意思:指无所事事,没有事情可做。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晓色(xiǎo sè)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天色,也用来形容非常早的时间。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鼎芳的《西湖晓起》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西湖晨景。首句“残钟湖上月”,以残夜的钟声和湖面上的月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杳杳落层岑",通过“杳杳”和“层岑”描绘了山峦在月光下的朦胧与深远。

接下来,“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将晓色比喻为水波荡漾,秋声则凝聚成树林中的低语,形象地展现了早晨光线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和谐共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西湖清晨静谧之美的欣赏。

“闲来曾不惯,幽处每相寻”,诗人流露出对这种远离尘嚣、闲适生活的喜爱,即使忙碌时也会特意寻找这样的宁静之地。“丛桂南山下,晴香一径深”,最后一联以桂花的香气和深邃的小径,进一步渲染了山间隐秘而宜人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西湖清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恬淡之情。

作者介绍

吴鼎芳
朝代:明

(1582—1636)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凝父。为诗萧闲简远,有出尘之致。与乌程范汭有《披襟倡和集》。年四十剃度为僧,名大香,号唵。有《云外集》。
猜你喜欢

首尾吟六首·其二

人生何苦走西东,琴剑淹留邸舍中。

故陇楸梧几寒食,荒庭松菊自秋风。

天涯月色伤心曲,镜里年华入鬓蓬。

但见知归鸿燕去,人生何苦走西东。

(0)

人道苍苍便是天,我言天不在苍天。

寸心显赫私难隐,五性圆融善本全。

傅说岩居登宰辅,颜渊庙食著仁贤。

但令俯仰长无愧,须信吾身自有天。

(0)

游月宫图

桂影团团舞凤凰,琼楼宛在水中央。

白虹桥背腾仙侣,玉兔毫端挹瑞光。

但觉云霄随步武,不知风露湿衣裳。

一场梦幻伤心处,鼙鼓惊催蜀道长。

(0)

寄吴左丞二首·其二

碧桃朱阁武陵塘,俯视鄱湖一境苍。

珍羽高栖能择木,彤弓远发即穿杨。

春郊过雨游氛净,晓垒摩云旭日光。

共识平生心事白,每将忠孝振纲常。

(0)

送哈德卿赴内台御史

骢花照地辔丝轻,烟柳阴中望禁城。

豸角锋棱新宪节,龙头文采旧儒英。

霜飞白简朝巍阙,星拱銮舆入上京。

侧耳谏垣闻谠论,应须有志在澄清。

(0)

十月七日舟发枞阳

巡官率兵卫,父老拜溪亭。

过鸟云间白,高天雨后青。

两篙撑雪浪,几曲转沙汀。

芦苇风摇荡,寒声枕上听。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