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户何人启,泉声只自闻。
夜浇盈衲雨,晓耨一犁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岩户何人启,泉声只自闻”描绘了僧人独自在深山岩洞中修行的情景,只有泉水的声音陪伴着他,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僧人的孤独。接着,“夜浇盈衲雨,晓耨一犁云”描述了僧人在夜晚为衣物浇水以保持干燥,在清晨耕作的情景,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勤劳。通过“盈衲雨”和“一犁云”,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僧人的日常生活中,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诗意。
“野笋呼雏伐,山苗带子分”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他采摘野笋喂养幼小的生命,同时又细心地照料着山间的幼苗,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最后,“会须知此意,禅讲也输君”表达了对僧人智慧与修为的赞叹,认为即使是禅宗的讲解,也无法完全理解僧人内心深处的智慧与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精神追求,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黄茅时节,病恼南来客。
瘦得不胜衣,试腰围、都无一搦。
东篱兴在,手种菊方黄,摘晚艳,泛新刍,谁道乾坤窄。
百年役役,乐事真难得。
短发已无多,更何劳、霜风染白。
儿曹齐健,扶□一翁孱,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