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萤:萤火虫。
荒芜:荒凉、无人烟的。
月:月亮。
岂:怎能、是否。
到:到达。
月轮:月亮的圆面。
重光:明亮的光芒。
万里:极远的距离。
应:应该、可能。
相照:互相照亮。
目断:目光望断。
云霄:天空。
信:信息、消息。
不传:无法传递。
- 翻译
- 萤火虫在荒凉的夜空闪烁,月亮高悬在天边。
即使萤火虫能飞越万里,也无法抵达月亮的边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遥寄友情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萤火虫和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萤在荒芜月在天”,这里设置了一幅孤寂的夜景,萤火虫在荒凉的野地中闪烁,而明亮的月亮悬挂于高空。萤火虫虽小,却能发出光亮,与高远的月亮形成鲜明对比。
“萤飞岂到月轮边”,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尽管萤火虫努力地飞舞,但却无法达到遥远的月亮。这不仅是物理距离的写照,也隐喻着人与理想、梦想之间的距离。
“重光万里应相照”,这里的“重光”指的是萤火虫和月亮的光芒,尽管它们相隔甚远,却能在夜空中互相辉映。这一句通过对光线的描写,强化了友情或心灵沟通的主题。
“目断云霄信不传”,诗人表达了即使视线被遮断,即便是通过云层和高远的天空,也无法将自己的思念传递出去。这句话中蕴含了一种无奈与渺茫,暗示了信息传递的困难,以及内心世界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篇情真意切、意境幽深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辰岁江南感怀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
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陪友人夏夜对月
后伏中宵月,高秋满魄齐。
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
蝉雀飞多误,星萤出自迷。
烦蒸惊顿绝,吟玩畏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