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
《偶题》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禾稻频相望莺黄几日深。

人间秋色垂老足閒心。

夕照明归鸟,高林接暮阴。

前峰初上月约略半林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莺黄(yī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明亮,像黄鹂的羽毛一样美丽。

约略(yuē lüè)的意思:粗略地估计或描述,不求精确。

照明(zhào míng)的意思:指照亮、照明,也可用来比喻启迪、指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田野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禾稻频相望"写出了稻谷一片连着一片的丰收景象,"莺黄几日深"暗示了季节的转换,黄莺的鸣叫声逐渐稀疏,暗示着夏日的消逝。"人间又秋色"直接点出时令,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垂老足閒心"流露出诗人年事已高,心境却闲适淡然,享受这份宁静的晚年生活。"夕照明归鸟"通过归鸟的形象,寓言人生的归宿,也映照出诗人对家的思念。"高林接暮阴"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氛围,树木与暮色交融,显得静谧而深沉。

最后两句"前峰初上月,约略半林侵"描绘了山峰在月光下的朦胧景象,月光半遮半掩地洒在树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人生感慨的田园诗,体现了王夫之清新淡泊的文风。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其二

繇来仁者粟,方与养亲宜。

更受山田赐,弥惭石父知。

自今为黍早,不惜采兰迟。

勤动同妻子,长怀粒我私。

(0)

西洋郭丈赠我珊瑚笔架赋此答之·其一

何年沉铁网,海底得枝枝。

以此为钩好,偏于挂镜宜。

亲劳如意击,重向玉台贻。

才愧徐陵甚,难为架笔时。

(0)

乙丑腊月十三日恭遇慈大人八十二岁生日喜赋·其七

七尺人难许,归耕已十秋。

亲安因不仕,母老复何求。

妇汲朝临涧,儿樵晚下丘。

陔边春草色,日夕更思柔。

(0)

乙丑腊月十三日恭遇慈大人八十二岁生日喜赋·其四

儿年一甲子,发白与亲同。

养志惟高尚,遭时且固穷。

莺花知汉腊,儿女解秦风。

白露蒹葭冷,全家水曲中。

(0)

送严止峰

尔有潇湘竹,枝枝写赠人。

分予慈孝笋,散作一林春。

去及朱明节,归娱白发亲。

苍苍秦驻月,长为草堂新。

(0)

寄钱唐毛稚黄

故人如有问,明月是平生。

流照南屏上,秋风相与清。

所思重携手,长啸一含情。

白发且高卧,山书知已成。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