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数鸣蛙暑雨天,此声何必憎怜

周公忍事肠三斗,寄怒犹烧牡菊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nwèisuǒguō
sòng / sòngxiáng

wànshùshǔtiānshēngwènzēnglián

zhōugōngrěnshìchángsāndòuyóushāoy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鸣蛙(míng wā)的意思:指无知者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吹自擂。

牡菊(mǔ j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丽而内心坚强。

忍事(rěn shì)的意思:忍受不顺心的事情,忍耐不愉快的事情

憎怜(zēng lián)的意思:既憎恨又怜悯,对人或事物产生矛盾的情感。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注释
万数:形容数量极多。
鸣蛙:蛙类在夏天发出的叫声。
暑雨天:炎热的雨季。
憎怜:喜欢或讨厌。
周公:古代贤臣,此处借指有忍耐力的人。
忍事:忍受烦恼的事情。
肠三斗:形容极度的痛苦或愁苦。
寄怒:把愤怒发泄到其他事物上。
牡菊烟:象征性的表达,可能指焚烧的烟雾,也可能暗指心中的愤恨。
翻译
在盛夏雨季,无数的蛙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声音何需在意他人的好恶呢。
周公忍受着烦心之事,内心苦闷如同肠中积聚了三斗之多,他的愤怒甚至化为焚烧牡菊的烟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持续到凌晨的暴雨之夜,蛙声此起彼伏,宛如千军万马齐鸣。"万数鸣蛙暑雨天"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夏日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紧接着的"此声何必问憎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接受与理解,似乎在说,这种声音不必多加解读,它就是一种纯粹的存在。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情绪发生了转折。周公忍事肠三斗,出自《左传》,是关于周公旦对待朝政时的心胸宽广,能容忍各种非议。而"寄怒犹烧牡菊烟"则是在比喻诗人内心的愤懑之情,虽已有所平复,却依旧如同被风吹过的残烟,不易散去。这里的"牡菊"是一种带刺的植物,被用来比喻那些难以排解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和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在雨夜中所感受到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波折。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狂风三日夜,花枝摧折殆尽,诗以唁之

罡风平地起无端,花事还同国事看。

国事陵夷花事替,一般补救一般难。

(0)

祠中莲花红白二种,鲜艳可爱,诗以赏之·其一

出水亭亭逗碧纱,临波仙子净无瑕。

绛云凉雪交相映,开出几枝如意花。

(0)

立春日在西华作示东甫同年锦泉太守菊人太史索和

雪满邮程去路赊,江南有客驻征车。

天涯旅思急于箭,梁苑春光先到家。

梅柳应增新景色,风尘已换旧年华。

东皇终有阳和煦,趁取晴归正看花。

(0)

五月初四日旅邸书怀四首录二·其一

人生何苦恋微官,优孟登场一例看。

照影寒灯同寂寞,举头明月枉团栾。

饥来驱我贫而仕,壮不如人老更难。

珠米桂薪原不易,惭愁无计住长安。

(0)

靖江寓舍

地僻曾无驿骑迎,皖南传说贼初平。

寒消应许冰全泮,夜静偏惊月尚明。

挥洒烟云推老辈,主持风雅仗先声。

马洲亦有孤山在,未访梅花恐不情。

(0)

七夕前一日霞芬十五初度诗以祝之二首·其二

病馀腰脚尚支离,骤暖轻寒好护持。

月自长圆花自好,莫辜三五少年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