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山居画面。"峰顶屋三间",寥寥几笔勾勒出山巅之上仅有三间小屋,可见其隐逸之境。"松边石一片",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松树与孤立的石头相映成趣,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早晚云飞来",通过描绘云雾的流动,暗示了山居生活的远离尘嚣,与世无争。"只有樵夫见",则点明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偶尔的樵夫来访,更加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孤独与恬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隐逸之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大宁的这首《杂韵》在清代文人诗中,体现了清雅淡泊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改白云庵疏语为李道大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
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
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
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
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
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
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
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
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
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
劝君可绿蚁,揣己无青蚨。
解剑肯指廪,芳名宜大书。
次韵宾旸梅氏山居访茱萸
癖习嗜幽讨,刚气负殊禀。
寂寥荒山中,十载赋招隐。
偶逢梅尉孙,漠事一暗省。
斯人纵非仙,英概故不泯。
是日秋□霁,村坞足清景。
叶脱高木疏,云净远岑逞。
田家竟收穫,岂复有遗秉。
芳萸摘并空,戍卒亦太甚。
怀古兼叹今,野老仅能茗。
此心谁当知,应有月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