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历岁(lì suì)的意思:历经岁月,表示经历了多年。
霜操(shuāng cāo)的意思:霜操指用手指或手掌拍打霜冻的植物,比喻耐寒的精神品质。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赠彭同知》,以竹为题,寄寓了对彭同知的赞美与期望。诗中描绘了筼筜谷中一竿翠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寓意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格。
首句“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描绘了竹子生长在幽静的筼筜谷中,翠绿的竹竿随风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自然之美。接下来,“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两句,通过想象竹子被用来制作简牍和帽子,表达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和多用途性,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高远与清雅,它仿佛与天际相连,无论是在明亮的白天还是宁静的夜晚,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最后,“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以及对其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期待,寓意着对彭同知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守正直、不畏艰难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