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赠彭同知》
《题竹赠彭同知》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

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

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丹霄(dān xiāo)的意思:丹霄指红霞满天,形容晴朗明亮的天空。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历岁(lì suì)的意思:历经岁月,表示经历了多年。

霜操(shuāng cāo)的意思:霜操指用手指或手掌拍打霜冻的植物,比喻耐寒的精神品质。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赠彭同知》,以竹为题,寄寓了对彭同知的赞美与期望。诗中描绘了筼筜谷中一竿翠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寓意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的品格。

首句“分得筼筜谷,翛翛翠一竿”描绘了竹子生长在幽静的筼筜谷中,翠绿的竹竿随风轻轻摇曳,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生机与自然之美。接下来,“曾闻裁作简,不假制为冠”两句,通过想象竹子被用来制作简牍和帽子,表达了竹子的实用价值和多用途性,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势接丹霄近,清宜白日看”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高远与清雅,它仿佛与天际相连,无论是在明亮的白天还是宁静的夜晚,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最后,“但保风霜操,相期历岁寒”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以及对其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期待,寓意着对彭同知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守正直、不畏艰难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代乡人贺东博店主初度

历历星霜六十周,夜看南极瑞光浮。

十围松柏还苍干,满眼儿孙未白头。

王母玉桃呈古博,葛翁丹粒候瀛洲。

晚来闲眺青天外,雨过南山色更幽。

(0)

洸口二首·其一

洸口水流秋复春,禹馀宫迹久封尘。

不知当日为心膂,门里人还门外人。

(0)

大忠祠三首·其二文丞相

夷夏堤防天地截,君臣名分日星明。

眼看东日沈溟海,首戴南冠赴虏庭。

奔走黍离何处所,从容柴市若平生。

指南手把当时录,读罢西风双泪横。

(0)

丞相书院·其三

岳墓南枝露未繁,相公玉佩响金门。

往来莫打西湖过,万古烟波万古冤。

(0)

木犀花下怀石翁先生

木犀香透越山云,记得根从海上分。

恨杀西风夜来恶,一枝摧处正愁君。

(0)

秋江

烟水西湖身日远,风云北阙梦长牵。

木兰旧种千馀树,刳作秋江小渡船。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