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眼(bì yǎn)的意思:指眼睛明亮而有神采,形容人的眼睛清澈明亮,有迷人的光彩。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芳丛(fāng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芬芳扑鼻的景象。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贵公(guì gōng)的意思:指高贵的人或地位尊贵的人。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蓬户(péng hù)的意思:指房屋破旧不堪,草木丛生,无人居住的样子。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君(rén jūn)的意思:指君主、国家的统治者。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云团(yún tuán)的意思:形容云彩聚集成团,密度很大。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 鉴赏
此诗以葵扇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扇面画境。首句“谁将碧眼入芳丛”以碧眼喻扇面之绿,巧妙地将扇与自然景色联系起来,展现出扇面的清新与生机。接下来,“裁就云团欲荡空”,则进一步描绘了扇面上云朵的形态,仿佛能随风飘荡,充满了灵动与自由。
“岂与世间忙腊月,且随云麓度秋风”,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以“忙腊月”反衬出扇面所展现的闲适与宁静,后句则通过“云麓度秋风”强调了扇面的季节变换之美,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和谐。
“逍遥蓬户宜高士,摇落朱门傲贵公”,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扇面比作高士的逍遥之所,与权贵之家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手里仙人君见否,不曾遮面透罗红”,以仙人隐喻扇中世界的神秘与超脱,暗示扇面不仅是一件实用之物,更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深意,不被世俗所遮蔽,展现出一种通透与超然的美。
整首诗通过对葵扇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扇面艺术的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高洁与超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寄亭
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
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
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
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
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
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
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
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
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
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
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
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
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
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
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
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
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
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
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题寄亭》【宋·徐积】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7467c71d9330700739.html
九日游西山开化归会柳溪示程宪
登高观稼适同时,宾从喧阗逐隼旗。
殿阁崔巍初日照,林峦萧索晓风吹。
山空笳鼓穿云响,径险车徒出谷迟。
坐阻车公归兴速,却寻黄菊醉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