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诗僧慧益不遇》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谒 诗 僧 慧 益 不 遇 宋 /李 复 昼 公 昔 在 云 门 寺 ,曾 笑 陈 丘 久 不 归 。草 坐 麻 衣 今 不 见 ,独 来 林 下 钓 寒 矶 。
- 注释
- 昼公:白天公,指某位僧人或古人。
昔:从前。
云门寺:一座古寺名。
陈丘: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名字。
久不归:长时间没有回来。
草坐:草席上坐着。
麻衣:麻布衣服,指僧人的服饰。
今不见:现在已经见不到他了。
独来:独自前来。
林下:树林中。
钓寒矶:在寒冷的岩石边钓鱼。
- 翻译
- 白天公曾经在云门寺居住
那时他曾嘲笑陈丘长久未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昔日在云门寺时,昼公曾与诗僧慧益相遇,共同笑谈陈丘久未归来之事。如今草坐麻衣皆不复见,诗人独自一人来到林下,坐在寒冷的岩石上钓鱼。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孤寂情怀,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含蓄。“昼公”指代某位高僧或隐者,与“陈丘”相呼应,都是指人而不明言。这样的处理手法,为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云门寺”则是他们曾经聚首之所,也象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精神空间。
“草坐麻衣今不见”,这里的“草坐麻衣”指的是隐逸生活,或者特定的一种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不同,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孤独境遇的感慨。
“独来林下钓寒矶”,则是诗人目前的处境。这里的“独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林下”和“钓寒矶”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清冷的氛围。“钓鱼”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往往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寄情自然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昔日友人的追念和现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孤独与寂寞时那种淡定从容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