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丘 家 渡 早 发 宋 /梅 尧 臣 曲 颍 若 秋 蛇 ,屈 盘 鳞 甲 活 。问 戍 得 耕 人 ,拾 鱼 逢 祭 獭 。草 窠 残 野 烧 ,树 挂 经 流 沫 。百 里 相 对 看 ,频 行 媿 迂 阔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草窠(cǎo kē)的意思:指贫穷落后的住所或生活环境。
耕人(gēng rén)的意思:指勤劳耕种的农民。
祭獭(jì tǎ)的意思:指用虚伪的方式对待别人,表面上做出恭敬的样子,实际上心怀恶意。
鳞甲(lín jiá)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续或严密。
流沫(liú mò)的意思:形容言辞空洞、无实质内容,只是一些空洞的说辞。
频行(pí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经常出现或发生。
屈盘(qū pán)的意思:指屈曲或弯曲。
树挂(shù guà)的意思: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或声誉被破坏。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迂阔(yū kuò)的意思:指思维狭隘、见识浅薄,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知识。
- 翻译
- 弯曲的颍水像秋天的蛇,蜿蜒曲折,鳞甲般的生命力犹在。
询问守边的人,得知是农夫,偶遇捕鱼祭祀獭的场景。
草丛中残留着野火燃烧过的痕迹,树上挂着水流冲刷的泡沫。
相隔百里遥望,彼此交错,行走间深感自己过于迟缓宽大。
- 注释
- 曲:形容河流弯曲。
颍:地名,指颍河。
若:像。
秋蛇:秋天的蛇,比喻河水蜿蜒曲折。
鳞甲:比喻水波的纹路。
戍:守卫边疆。
耕人:农夫。
拾鱼:捡拾鱼类。
祭獭:祭祀水獭,可能是当地习俗。
草窠:草丛。
残野烧:野外烧过的痕迹。
树挂:挂在树上的。
经流沫:经过水流冲刷的泡沫。
相对:面对面。
看:观看。
频行:频繁行走。
愧:感到惭愧。
迂阔:迟缓、不灵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丘家渡口的景象。"曲颍若秋蛇"运用比喻,将弯曲的河流比作秋蛇,生动展现了河水蜿蜒曲折的样子,其波光粼粼仿佛鳞甲在跃动,富有动态感。接下来,诗人通过询问守边的农夫和偶遇捕鱼的村民,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日常。
"拾鱼逢祭獭"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渔猎生活的情景,渔民捕获的鱼可能被用于祭祀水獭,体现了当地对自然的敬畏和习俗。"草窠残野烧"则描绘了野外的篝火痕迹,暗示了人们在此地的生活痕迹。"树挂经流沫"则描绘了水流经过树木,留下层层泡沫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百里相对看,频行愧迂阔",诗人站在百里之外回望,感叹自己长途跋涉,显得有些笨拙而不合时宜,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丘家渡口的秋日风情,同时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出宋诗的意境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