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时看屋,閒居昼掩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朝昏(cháo hūn)的意思:指白天和黑夜,昼夜更替,时间的变化。
楚些(chǔ xiē)的意思:表示事物数量稀少,数量很少。
否泰(pǐ tài)的意思:否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否定或否认某种情况的泰然处之。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鲁论(lǔ lùn)的意思:指言辞直率,不顾忌他人感受的论述方式。
眠食(mián shí)的意思:指人在极度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无法抵抗睡意或饥饿而昏昏入睡或吃饭。
遣兴(qiǎn xìng)的意思:消除烦恼,舒展心情。
吴吟(wú yín)的意思:指吴地的歌咏声音,泛指悠扬的歌声。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影响下的产物。全诗采用了较为含蓄、哲理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日常生活状态的描绘,抒发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兀坐时看屋,閒居昼掩门。”开篇两句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兀坐”即静坐不动,表露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閒居昼掩门”则是说白日里就关闭门扉,与世隔绝,这种行为在古代往往象征着隐逸或清高自许。
“吴吟聊遣兴,楚些欲招魂。”这里的“吴吟”和“楚些”分别指南方地区的音乐和风格,它们在此处被用来表达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诗人试图释放自己的心情,同时又似乎想要借助这些古老的声音召唤回失去的灵魂,这里有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怀念。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鲁论。”这两句诗文辞藻华丽,但意蕴深邃。“否泰”指的是变化无常的人世,“周易”则是指《易经》,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诗人通过“周易”的智慧来看待世事的变迁,体现了对宇宙规律和生活哲学的思考。“行藏付鲁论”中的“鲁论”,可能指的是儒家思想,这里是说将自己的行为和隐退的选择交给儒家的道德标准去评判。
“不须伤老大,眠食度朝昏。”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待命运的态度,“不须伤”意味着不必过于在意世事纷扰,“老大”则是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接受。“眠食度朝昏”则是说通过睡眠和饮食来度过清晨到黄昏的人生旅程,这里体现了一种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更反映出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根植和自如运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边将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崙。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