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春二首·其二》
《送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群花落尽柳绵飞,陌上游人去渐稀

今日江津送春去,明年还向柳梢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江津(jiāng jīn)的意思:指江河交汇的地方,也可比喻事物相交的地方。

津送(jīn sòng)的意思:指亲自送别或亲自送行。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柳梢(liǔ shāo)的意思:指眼睛的角膜和眼白的交接处,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柳绵(liǔ mián)的意思:形容柳树枝条柔软而细长,也用来形容文笔柔美。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句“群花落尽柳绵飞”,以“群花落尽”象征春天的消逝,而“柳绵飞”则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繁华落幕,也预示着新生的开始。这句诗运用了视觉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将尽的氛围。

次句“陌上游人去渐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结束时的场景。随着季节的变化,游人逐渐减少,他们或许在欣赏着春天最后的美景,或许在为即将到来的夏天做准备。这一句通过“游人去渐稀”的动态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第三句“今日江津送春去”,点明了诗的主题——送别春天。诗人选择在江边渡口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里的“送春去”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最后一句“明年还向柳梢归”,以乐观的态度展望未来,暗示了春天终会再次来临,生命与自然的循环不息。这句话不仅给人以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香奁八咏·其五芳尘春迹

是谁步屧印微茫,便似石家春满床。

软雪消时痕晃底,好风起处步生香。

彩云飞上鞦韆镫,芳草侵来蹴鞠场。

愁绝如痴成独立,绣鸳拾得在东墙。

(0)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四十七

嘉鱼贡自黑龙江,西域蒲萄酒更良。

南土至奇誇凤髓,北陲异品是黄羊。

(0)

淮阴侯庙

慷慨论兵笑沐猴,尽将生死付酂侯。

手提汉鼎归真主,眼见黄旗出伪游。

此日王孙归故国,何年漂母葬荒丘。

英雄自古多遗恨,肠断秋风楚水流。

(0)

藏春亭

细听流莺宛转歌,对花不饮奈春何。

日斜醉卧阶前草,不觉沾衣柳絮多。

(0)

题子昂折枝竹

帝子啼痕湿,湘江暮雨寒。

绝怜樵采后,留得一枝看。

(0)

感兴七首·其三

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

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

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

远怀雍熙世,宁复有兹俗。

谁与开井田,吾思食其肉。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