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白(àn bái)的意思:指暗中的争斗、较量或矛盾。
出居(chū jū)的意思:离开原居处,迁往他处居住。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居庸(jū yōng)的意思:居住在庸城,指人居住在偏远的地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与苍凉。首句“西出居庸大漠开”,以居庸关为起点,向西延伸至无垠的大漠,展现出一幅开阔的边疆景象。次句“胡尘遥暗白登台”,通过“胡尘”这一意象,不仅指出了边塞的地理位置,也暗示了边疆的动荡与不安,白登台在远方显得模糊而暗淡,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愁看塞上萧条色”,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边塞景象的感慨,萧条二字,既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色,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无奈。最后,“落日秋风万里来”,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为一体,落日与秋风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落日的余晖和秋风的呼啸所笼罩,传递出一种深远而辽阔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边疆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李攀龙在边塞题材诗歌创作上的独特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县境不雨数遣比丘祷佛于庙祀龙于社皆不雨闻龙居响潭水中往潭湄刑鹅而祀之初崖月微明有风飒然动衣袂祀竟云物出雨态生已而遂雨然岁丰时和盖造物者之力而龙之惠也至前此不雨乃令之无状所召尔县之诸儒反为歌诗以雨归令甚无谓聊作一诗奉报
自酌椒浆酹紫渊,步虚声彻羽衣翩。
坛心月冷刑鹅俎,雨脚风摇浴狶天。
百里饱看红䆉稏,一杯轻愧黑蜿蜒。
韦编漫记经纶事,老对云雷却惘然。
采莲曲
莲塘格格蜻尾绿,香威阴烬龙幡曲。
兰皋欹雀金鳞浓,水底鸳鸯三十六。
捉花雾盖凤翼牵,蜂须懊恼猩唇连。
叶多蕊破麝灶消,日光琢刺开青鸾。
麒麟腰带鸭头丝,银蝉佶杂蛾衣吹。
郎心清彻比江水,丁香澹澹眉间黄。
粉痕月避清濛濛,大露寒森迸珠网。
藕花欲落丝暗从,锦鸡张翅芙容同。
脉脉红铅拗莲子,波石溅秋罗衣。
胭脂霏两俨相加,云中更下双飞雉。
发淮安
九月初二日,车马发淮安。
行行重行行,天地何不宽。
烟火无一家,荒草青漫漫。
恍如泛沧海,身坐玻瓈盘。
时时逢北人,什伍扶征鞍。
云我戍江南,当军身属官。
北人适吴楚,所忧地少寒。
江南有游子,风雪上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