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弘历在从香山返回圆明园途中,经过玉泉山小憩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秀木佳阴小立迟”,描绘了一幅绿树成荫、清新宜人的景象。诗人站在树荫下稍作停留,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这里的“秀木”指的是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木,“佳阴”则指出了这些树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遮阳效果。“小立迟”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留恋与欣赏,不愿轻易离去。
次句“瓯香砚净镇相随”,转而描述了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在诗人身边的陪伴。这里的“瓯香”可能是指砚台散发出的香气,也可能是对文具精致之美的形容。“砚净”则强调了砚台的清洁与完好,暗示了诗人对文具的珍视和爱护。这句诗通过文具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生活状态。
第三句“子西诗句闲中领”,提到的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的诗句。这里借用“子西”(即陈师道的别称)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闲暇时光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通过引用古人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学的深厚兴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正是日长山静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的特点。夏日的午后,阳光充足,山林寂静,这样的时刻最适合放松心情,品味生活。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小憩时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通过文具、诗句等元素,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龙虎台
晓入居庸关,引睇龙虎台。
台因山以崇,地位何雄哉。
繄昔有元氏,舆地极九垓。
龙朔建都城,清暑岁往回。
往回此驻跸,骋望天宇开。
日色耀翠华,山光落瑶杯。
冠裳总来会,济济萃群才。
教坊呈百戏,犀象杂龙媒。
世运有隆替,遗址空崔嵬。
驰道积芳草,石磴生苍苔。
我从塞外归,到此独徘徊。
时当六月中,赤日飞黄埃。
登临协幽趣,笑挹薰风来。
玉京在咫尺,云气生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