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十八黄龙寺画壁》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李 十 八 黄 龙 寺 画 壁 宋 /苏 辙 胸 次 峥 嵘 落 笔 端 ,壁 题 留 与 老 夫 看 。枯 槎 尚 倚 春 风 力 ,苍 竹 从 来 自 岁 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风力(fēng lì)的意思:指风的力量,比喻力量强大或势不可挡。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落笔(luò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时,笔触到纸上或画布上。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胸次:胸中的情感或抱负。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引申为雄心壮志。
落笔端:下笔时的气势。
壁题: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文。
老夫:诗人自指,这里可能表示年长的自己。
枯槎:干枯的树枝。
倚:依靠。
春风力:春天的力量,象征生机。
苍竹:青翠的竹子,常用来比喻坚韧不屈的人格。
岁寒:寒冬时节,象征艰难困苦。
- 翻译
- 胸中壮志如山峦,倾泻于笔端展现
墙壁上的诗作,留给老夫独自欣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题李十八黄龙寺画壁》。诗人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画中的景象,"胸次峥嵘落笔端"表达了对画家技艺高超的惊叹,认为其才华横溢,能将内心深处的壮志豪情通过画笔生动展现。"壁题留与老夫看"则流露出诗人对这幅画作的喜爱,希望长久留存,以便反复欣赏。
接下来两句"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进一步深化主题,借景寓言。枯槎(枯木)虽看似衰弱,却仍借助春风的力量展现出生机,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苍竹在寒冬中依然翠绿,寓意着君子的节操和坚韧的人格。整首诗通过赞美画作,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艺术生命力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