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独夜(dú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守夜,没有伴侣或陪伴。
腐草(fǔ c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或能力不好。
流涧(liú jià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音激越。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微行(wēi xíng)的意思:指行动小心谨慎,举止低调谦和。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沿流(yán liú)的意思: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或行动。
野处(yě chǔ)的意思:指远离人烟,荒凉偏僻的地方。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静谧而清新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切感受。
首句“片月生林白”,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树林的画面,月色如雪般洁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沿流涧亦明”一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水流映照着月光,使得溪涧也变得明亮起来,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一个独自在夜晚行走的隐士,他或许正前往或离开山中的寺庙。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人物的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尤其是夏季的田野和晴朗的天气,这些元素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
最后,“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描绘了夏日特有的景象——微风轻拂,吹动着诗人的鬓发,同时,腐草中飞舞的萤火虫,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感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夜晚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体现了宋诗中常见的自然主义和内省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