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山径:山路。
阴阴:阴暗。
雨未乾:雨水未干。
春风:春天的风。
成寒:变得寒冷。
不缘:不是因为。
天气:气候。
浑无准:毫无规律。
要护:想要保护。
荼蘼:一种花,夏季开花,花期长。
继牡丹:接续盛开在牡丹之后。
- 翻译
- 山间小路阴暗潮湿,雨水还未完全干透,
春风本已带来温暖,却又让人感到一阵寒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初歇的山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植物生长、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春天本应万物复苏,温暖之意却被细雨和阴冷的山径所打破,表现出一种季节间的不安与矛盾。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植物生长的关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其中,“不缘”一词显示出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而“要护”则体现了诗人对珍贵之物的保护之心。荼蘼和牡丹都是春天常见的花卉,它们的生长周期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
整首诗通过山径、春风、雨水和植物等元素的组合,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知和内心的情愫。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重视自然观察与个人情感表达的文学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授觉庵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
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
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
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
过去事,须忘却。
未来事,休详度。
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
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
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沁园春·得遇真传
得遇真传,便知下手,成功不难。
得癸生之际,抽铅添汞,火休太燥,水莫令寒。
鼓动巽风,扇开炉*,武炼方烹不等闲。
金炉内,个两般灵物,锻炼成丸。
先须打破疑团。
方透归根复命关。
使赤子乘龙,离宫取水,金公跨虎,运火烧山。
金公无言,姹女敛袂,一个时辰炼就丹。
浑吞了,证金刚不坏,超出人间。
沁园春·曲径旁蹊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
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水调歌头 赠和庵王察判
土釜要端正,定里问黄公。
流戊就己,须待山下出泉蒙。
采药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过,贵在得其中。
执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那些儿,玄妙处,实难穷。
自从会得,庵中无日不春风。
便把西方少女,嫁与南陵赤子,相见永和同。
十月圣胎备,脱蜕烁虚空。
满江红 赠密庵
一粒金丹,这出处、孰知年劫。
若不识根源,怎生调燮。
况是自家元有底,何须着相胡施设。
我分明、举似学仙人,天机泄。
软如绵,硬似铁。
利如金,圆似月。
又不方不圆,无亏无缺。
放则迸开天地穷,收来隐在虚无穴。
问不收不放作么生,应难说。
沁园春 赠括苍张希微号几庵
不识不知,无声无臭,名曰希微。
只道个便是,全真妙本,人能透得,即刻知几。
闻法闻经,说禅说道,执象泥文都属非。
君还悟,这平常日用,总是玄机。
仍凭决烈行持。
把四象五行收拾归。
会两仪妙合,三元辐辏,一灵不昧,万化皈依。
精气凝神,缘情返性,迸出蟾光遍界辉。
形神妙,向太虚之外,独露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