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其二》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其二》全文
宋 / 宋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笋轿冲烟落翠巅,白岩山里借床眠。

饱听溪水云深处,笑索梅花后天

世世三世福,万灯灯是一灯缘。

吾生误读磨崖颂,落得吴霜点鬓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点鬓(diǎn bìn)的意思:指男子年纪渐长,鬓角开始出现白发。

后天(hòu tiān)的意思:指时间上在明天之后的日子。也可指在将来的日子中。

落得(luò de)的意思:表示最终得到的结果或遭遇的结局。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磨崖(mó yá)的意思:指通过长时间的摩擦、磨砺,使岩石变得光滑平整。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世世(shì shì)的意思:世世代代,代表了代际传承和家族延续。

霜点(shuāng diǎn)的意思:霜点是指天气寒冷到一定程度时,水汽凝结成霜的临界点。在成语中,霜点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事物达到极限或临界点。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吴霜(wú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冬天的严寒。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佛教修行的一种理解。

“笋轿冲烟落翠巅,白岩山里借床眠。”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于深山的生活情景,“笋轿”指的是竹制的担架,用来运送物品,而这里则是比喻诗人的住所被云雾围绕,仿佛与世隔绝。“白岩山里借床眠”表明诗人在山中寺庙暂居,寻求一份宁静和安详。

“饱听溪水云深处,笑索梅花雪后天。”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趣。“饱听溪水云深处”描绘诗人在山中溪流旁聆听着溪水声响,而这声音似乎来自云端,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笑索梅花雪后天”则是对梅花的赞美,在雪后的世界里,梅花独自盛开,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几世世修三世福,万灯灯是一灯缘。”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因果报应的一种理解和信仰。每一盏灯都象征着一次修行,一次福德的积累,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解脱轮回,达到心灵的净化。

“吾生误读磨崖颂,落得吴霜点鬓边。”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慨。诗人自嘲一生中误读了许多书籍,如同对着山崖用力磨砺却无所成,最后只留下了如同霜雪般的白发点缀在鬓角。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山居生活、自然感悟和佛教信仰,以及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宋伯仁
朝代:宋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猜你喜欢

十二文

入林香气酒微醺,叶底风前迥自分。

巫峡有神携暮雨,阳台无梦见行云。

青青弱柳曾垂带,灼灼残榴尚妒裙。

一自东皇报消息,因怜失意转怜君。

(0)

游南岩

岳麓现青莲,松风一障悬。

埃尘少净地,阒寂胜诸天。

有鸟俱玄说,无猿怖法泉。

依稀武曲水,鸡犬学逃禅。

(0)

闻人言某池荷花之盛虽不能至心窃往之

芳芳相竞满幽池,洒露凝烟百艳迷。

风散萍开菱镜出,美人相对晓妆齐。

旭日初临光倒送,愁红倚碧看疑梦。

含思伫立更摇情,洛浦微波纤袜动。

遂使云霞共蔚蒸,酡颜当午醉薰凌。

惊香叹色人徒尔,宜夏伤秋此独能。

清姿丽质果何如,由来外矗本中虚。

不是居污终不污,谁许冰心一片馀。

(0)

滇云叹三首·其三

满目愁看雾若氛,经旬每畏日沉云。

鹏飞海外初求友,羊触藩中久散群。

痛饮黄龙人何在,伤心白马客谁云。

五城万里销魂辙,朔雁悲号那可闻。

(0)

滇云叹三首·其二

春去秋回散碧苔,霜凄月苦聚寒堆。

六诏河山重作烬,昆明池水又浮灰。

鬼妻鬼马何须问,胡帝胡天莫漫猜。

苌血从兹如可化,国殇犹许毅魂来。

(0)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六大宗师

师天师地惟道,相煦相濡以忘。

众目悬疣未决,我心虫臂犹长。

息黥补劓须早,堕体离形若丧。

跃冶祥金自止,化轮神马谁方。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