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桂海(guì hǎi)的意思:指忠诚坚贞的人或事物,比喻品质高尚、值得崇敬。
虎拜(hǔ bài)的意思:形容极度崇敬、敬畏之情。
列圣(liè shèng)的意思:指列举出一批圣人或伟人的名字。
龙兴(lóng xīng)的意思:指龙重新崛起,表示强大的力量重新展现或兴盛。
前旌(qián jīng)的意思:指前兆或预兆。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戎衣(róng yī)的意思:指军装,也指战争。
神庙(shén miào)的意思:指高深莫测、不可侵犯的地方或事物。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泰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非常伟大、威严、稳固的事物或人物。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孝陵(xiào líng)的意思:指儿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也泛指对长辈的尊敬和关怀。
羽卫(yǔ wèi)的意思:指为国家效力的军队或官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陈子升随驾前往苍梧之地,拜谒兴陵的庄重场景。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神庙”、“孝陵”、“松坛”、“桂海”、“羽卫”、“戎衣”,以及“泰山”等,不仅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肃穆,也暗含了对历史传承与君臣礼仪的深刻思考。
“旧邸瞻神庙,前旌指孝陵。” 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目的,通过“瞻”和“指”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随驾者对神庙与孝陵的敬仰之情。神庙代表了先祖的英灵,孝陵则是对先帝的追思与纪念,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家族观念。
“松坛开虎拜,桂海溯龙兴。”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庄严与宏大。松坛上,仿佛有虎拜之象,象征着对先祖的敬畏与忠诚;桂海追溯着龙兴的源头,寓意着国家的起源与繁荣。这里,“松”、“虎”、“桂”、“海”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含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羽卫千官导,戎衣列圣凭。” 描述了随行官员的阵容与服饰,羽卫代表着仪仗队的威严,千官导则体现了庞大的随从规模。同时,“戎衣”与“列圣凭”则暗示了君主的权威与神圣性,以及对历史先贤的尊崇。
“他时天子孝,文在泰山登。”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对后世君主能够继承先祖遗志,行孝道,并将功绩铭刻于泰山之上,以示永垂不朽的期望。泰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功业与德行的象征,此处用以寄托对历史传承与君臣礼仪的崇高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君臣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君主行为的期许,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午
林间忘时节,今朝忽重午。
雨过天未昧,轻阴障初暑。
追思儿童日,争先缠綵缕。
葵榴映菖歜,梅李参角黍。
书堂给休假,欢呼屡跳舞。
但喜逢佳辰,那知岁如许。
遄经六六回,劳生竟何补。
幸早安静乐,飞潜伴鳞羽。
犹怜艾作人,狞瞠俨当户。
想其亦自畏,势险正骑虎。
孰若平地我,不随时仰俯。
门前鸥鹭波,宅畔花柳圃。
晨看一卷经,暮饮三杯醑。
诗成时落韵,格调任踰矩。
大胜汨罗人,独醒徒自苦。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
遐陬编户居海滨,不但生涯仰虾蟹。
鬻盐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鱼趋市卖。
其间石首最得名,随潮百万鼙鼓声。
长舻巨艑斗截取,急逐风便来王城。
头中有物从何得,精卫含冤口抛石。
此鱼腹小不容舟,只把石吞那患迮。
错将转上泥丸宫,又疑当年漱石翁。
临流快咽透入脑,化作鳞鬣金巃嵷。
子孙诜诜仍亹亹,曰春曰梅俱可喜。
醉乡贪衒风味高,失身盘脍杯羹里。
先生趁晴携酒觞,柳色正似鹅儿黄。
与渠岂暇考族谱,便结保社南湖傍。
软炊玉饭乘燕艇,撑对柴门乱花径。
并呼三子伴渔童,食肉诸公自时政。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宋·张镃】遐陬编户居海滨,不但生涯仰虾蟹。鬻盐成雪雪成堆,清曝群鱼趋市卖。其间石首最得名,随潮百万鼙鼓声。长舻巨艑斗截取,急逐风便来王城。头中有物从何得,精卫含冤口抛石。此鱼腹小不容舟,只把石吞那患迮。错将转上泥丸宫,又疑当年漱石翁。临流快咽透入脑,化作鳞鬣金巃嵷。子孙诜诜仍亹亹,曰春曰梅俱可喜。醉乡贪衒风味高,失身盘脍杯羹里。先生趁晴携酒觞,柳色正似鹅儿黄。与渠岂暇考族谱,便结保社南湖傍。软炊玉饭乘燕艇,撑对柴门乱花径。并呼三子伴渔童,食肉诸公自时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867c70d4458b8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