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草无留绿,霏林不约黄。
鸿雁偏知信,南飞叫数行。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晨光(chén guāng)的意思:晨光指早晨的阳光,也用来比喻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先识(xiān shí)的意思:先天地知道。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约黄(yuē huáng)的意思:暗中勾结、私下交易
早为(zǎo wéi)的意思:早就做了某事,表示事情早已完成或早已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边塞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季节变换的诗意。
首句“塞垣先识冷”,以“塞垣”指代边塞之地,点明了地点,通过“先识冷”三字,形象地表达了边塞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白露早为霜”一句,运用了“白露”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引出了“霜”的主题。白露未干即凝结成霜,不仅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季节的更迭。
“度草无留绿,霏林不约黄”两句,通过“度草”和“霏林”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霜降后植物的变化。草木不再保持绿色,林叶也不再是金黄,而是被霜染成了另一种颜色,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
“萧森馀夜气,熠耀晃晨光”则进一步描绘了霜降后的清晨景象。夜气的萧瑟与晨光的熠耀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活力,也寓意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
最后,“鸿雁偏知信,南飞叫数行”以鸿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迁徙。鸿雁的叫声,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也是对远方的呼唤,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霜降时节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
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
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