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
《霜》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塞垣先识冷,白露早为霜。

度草无留绿,霏林不约黄

萧森夜气熠耀晨光

鸿雁偏知信,南飞叫数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晨光(chén guāng)的意思:晨光指早晨的阳光,也用来比喻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先识(xiān shí)的意思:先天地知道。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约黄(yuē huáng)的意思:暗中勾结、私下交易

早为(zǎo wéi)的意思:早就做了某事,表示事情早已完成或早已发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边塞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季节变换的诗意。

首句“塞垣先识冷”,以“塞垣”指代边塞之地,点明了地点,通过“先识冷”三字,形象地表达了边塞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白露早为霜”一句,运用了“白露”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引出了“霜”的主题。白露未干即凝结成霜,不仅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季节的更迭。

“度草无留绿,霏林不约黄”两句,通过“度草”和“霏林”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霜降后植物的变化。草木不再保持绿色,林叶也不再是金黄,而是被霜染成了另一种颜色,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

“萧森馀夜气,熠耀晃晨光”则进一步描绘了霜降后的清晨景象。夜气的萧瑟与晨光的熠耀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活力,也寓意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

最后,“鸿雁偏知信,南飞叫数行”以鸿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迁徙。鸿雁的叫声,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也是对远方的呼唤,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霜降时节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梅花

损之又损玉精神,松竹新来渐卜邻。

月夜一枝香暗度,溪楼数点影横陈。

直须何逊为知己,始信张良似妇人。

从此东风还入手,管教桃李十分春。

(0)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

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

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

(0)

临江仙·其一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馀寒。

凭君先向近南看。香苞开遍未。莫待北枝残。

肠断陇头他日恨,江南几驿征鞍。

一杯聊与尽馀欢。风情何似我,老去未应阑。

(0)

八声甘州·其三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

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

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

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馀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

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

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

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0)

山行

舍棹入山村,山深树自繁。

短歌田舍乐,长揖野人尊。

苔老云生石,松高月闯门。

不闻名利语,太古一乾坤。

(0)

催雨

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

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

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

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