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全文
宋 / 林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ān
sòng / línshēng

shānwàiqīngshānlóuwàilóu

西shíxiū

nuǎnfēngxūnyóurénzuì

zhíhángzhōuzuòbiànzhō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杭州(háng zhōu)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感受或体验,通常与杭州的美景、美食、文化等相关。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暖风(nuǎn fēng)的意思:指和煦的春风,比喻温暖人心的言行。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山楼(shān lóu)的意思:山楼是指建在山上的楼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建筑物或高楼大厦。

时休(shí xiū)的意思:指适时休息或停止工作,以保持身心健康。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楼外楼(lóu wài lóu)的意思:指在高楼大厦之外,还有更高的楼阁。比喻世界之大,知识之广博无穷无尽。

注释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注释2

(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2)汴州: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翻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来,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西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触目惊心,令人难以为情,所以是成功的讽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南宋统治者在国泰民安的表象下,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将都城杭州(当时的南宋首都)视为北宋旧都汴州(开封)的景象。首句“山外青山楼外楼”描绘了临安城的繁华景象,次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则暗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后两句“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暖风”和“游人醉”,形象地批评了统治者不问国事,沉湎于酒色之中,视杭州为安逸之地,忘记了汴州(北宋曾被金国攻陷)的前车之鉴。整首诗寓言深刻,讽刺辛辣,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作者介绍
林升

林升
朝代:宋   字:云友   籍贯: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   生辰:1106-1170年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猜你喜欢

送郑克复睢阳军

空山忽鸣鵙,露白秋草寒。

离居感物候,况有行路难。

从征睢阳里,饮马黄河水。

孤剑二十年,寸心五千里。

朅来问乡馆,捧檄仍徵兵,戚戚慈母恋,依依兄弟情。

行当辞复去,悠悠念王程。

黄云白雁秋萧索,野水西风汴城郭。

洛苑初霜赤叶飞,大梁古道黄花落。

戎衣此去勿迟迟,莫向清平叹数奇。

白头好遂还乡计,姜被重欢綵重戏。

(0)

铜雀台瓦

曹瞒骋志吞刘社,铜雀台高瞰中夏。

徒知扼腕有卧龙,岂料垂涎已司马。

万里河山尚出师,九原魂魄归何时。

清秋风雨满林树,落日笙歌绕穗帷。

翠娥红袖恩情绝,废冢荒台狐兔穴。

空馀片瓦落人间,千载英雄磨未灭。

(0)

玉鹤焚香

白玉刻为鹤,鹤背可焚兰。

朱火若萤聚,青烟随烬残。

孚尹自旁达,氤氲相控揣。

如闻九皋唳,翻胜博山安。

娱客白日晚,奉君清夜阑。

谁将别鹄操,和我广陵散。

(0)

题绿绕青来卷

炎歊一月诗久废,忽惊山水堕我前。

一湾瑶环绿宛转,两叶娥黛青连娟。

青来绿绕各自媚,使我当暑神翛然。

云是仲德隐君之楼居,乃在螺女江上城东偏。

南阳使君喜此卷,银钩玉唾相新鲜。

我闻李愿盘谷、王维辋川,伊人胸中潇洒自岩壑,所以山水有意为人妍。

我友李景阳,邀我题诗篇。

好山好水人更好,想是三神岛屿巢神仙。

我游金焦望远海,一别九仙今十年。

白蘋鹭下动明月,碧萝猿挂啼苍烟。

更待凉风荡馀热,即下嵩江觅钓船。

(0)

题村田乐图

人言农家苦,我言农家乐。

春田雨如膏,呼儿具钱鏄。

牛疲卧树根,气喘啮枯箨。

老妻饷午炊,随分饱藜藿。

秋高谷登场,万宝光错落。

回头念躬耕,此计良不恶。

呜呼仕途岂似归田好,骨肉睽离不相保。

半生郁郁利名愁,一夜白发惊霜草。

宦游安得比两翁,山肴村酿肩相从。

手持鼗鼓声鼕鼕,何异击壤歌尧风。

崇安学官性嗜酒,返关兀坐无酒友。

只使独醒看画图,隔林幽鸟闻提壶。

(0)

见月

一月不见月,却在屋西头。

童子喜来报,还我故玉钩。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