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秋风雨》
《晚秋风雨》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满目萧萧气流芭蕉梧叶共飕飗

松门尽日来客,独与疏篁傲晚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来客(lái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气流(qì liú)的意思: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飕飗(sōu liú)的意思:形容风声呼啸,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注释
满目:满眼。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的声音。
云气流:云雾像水流一样飘动。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宽大。
飕飗: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松门:松树环绕的大门,可能指寺庙或隐居之处。
尽日:整天。
无来客:没有来访的人。
疏篁:稀疏的竹林。
傲晚秋:独自傲立在秋天。
翻译
满眼望去,云雾缭绕,如同流动的波涛。
芭蕉和梧桐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独的氛围。首句“满目萧萧云气流”通过对云气流动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天边阴霾、气氛沉重的感觉,为即将到来的风雨埋下伏笔。

紧接着,“芭蕉梧叶共飕飗”,诗人细腻地捕捉了秋风中芭蕉与梧桐叶片飘动的声音,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阵阵萧瑟之声。

第三句“松门尽日无来客”,则是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一种表达。松门常被用以象征宁静与隐逸,通过“尽日无来客”表明了一个深秋的下午,连一位访客都未曾到来,凸显出诗人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独与疏篁傲晚秋”,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置身于疏落的竹林之中,与自然为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深秋时光。疏篁,即稀疏的竹丛,既是景物也是情感的寄托。“傲晚秋”则表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高洁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萧瑟秋风、飘动叶片声、孤独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深秋景象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零陵旱后喜雨呈家大人

日日倚山楼,望云作甘雨。

今朝雨应时,商羊快飞舞。

乔柯翠满帘,新苔绿侵户。

砚床润斑晕,茶鼎含烟缕。

斋居且欣赏,况在农与圃。

因思月馀来,虔祈仗严父。

民歌保赤诚,明神果心许。

弱昧亦何知,解喜岂能语。

敢效《喜雨》篇,欢颜庆庭庑。

(0)

述梦

独夜隐几卧,梦落湘江浦。

湘水去悠悠,伫立浑无语。

忽闻波涛声,疑是洞庭渚。

仿佛黄陵庙,明妆俨二女。

江水东流深,君山自终古。

临风启《九辩》,清泪落如雨。

梦魂忽归来,卷上湿几许。

(0)

侍家慈登吴山

十万楼台指顾间,凭高最足豁心颜。

晴云淡挂胥祠树,残雪微明越岸山。

天意尚留寒料峭,人情转爱境清閒。

篮舆不厌探幽去,履舄追陪乐未还。

(0)

閒坐

西风料峭暮云高,松荫苍茫起翠涛。

凉月一庭谁共语,纸窗閒坐读《离骚》。

(0)

古意

苏武雪中毡,李陵台上月。

河梁送别时,知心未知骨。

(0)

春去

游丝和絮乱,啼鸟恋花稀。

长昼原如昨,春从何处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