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任 蛮 奴 宋 /邓 林 千 里 旌 旗 已 渡 江 ,蛮 奴 苦 谏 唤 萧 郎 。却 持 官 里 黄 金 去 ,望 拜 韩 擒 石 子 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官里(guān lǐ)的意思:指在官僚体制中的内部,也可以指官员之间的互相勾结。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苦谏(kǔ jiàn)的意思:指以艰难困苦的劝告和规劝。形容劝告他人虽然辛苦,但出于真心实意。
蛮奴(mán nú)的意思:指蛮夷奴隶,比喻受人欺压、任人摆布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石子(shí zǐ)的意思: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怕艰辛困苦,甘愿忍受痛苦,吃尽苦头,做出牺牲和努力。
望拜(wàng bài)的意思:向上仰望并虔诚地行礼拜拜,表示对崇高的事物或伟大的人物表示崇敬和敬仰。
萧郎(xiāo láng)的意思:指贫穷潦倒的男子。
- 注释
- 千里:形容距离极远。
旌旗:旗帜,古代用于指挥军队。
蛮奴: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
萧郎: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将领或重要人物。
官里:官府。
黄金:古代货币,也象征权力和财富。
韩擒石子冈:韩擒虎,隋朝名将,此处可能指代他的墓地。
- 翻译
- 千里的军旗已经渡过了长江,蛮地的奴隶苦苦劝谏呼唤萧郎。
他却拿着官府的黄金离去,希望能到韩擒虎墓前拜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渡江前往边疆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开篇“千里旌旗已渡江”一句,便展现出宏伟的画面,旌旗是古代武官的仪仗,用来表示军队的威严和将领的地位,“千里”则形容其规模之大,显示了军队的强盛与统帅的雄才。渡江意味着将军即将远离故土,投入到更为艰苦的边防生活中去。
紧接着“蛮奴苦谏唤萧郎”一句,则表现出对将军离别之情。蛮奴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他们可能是将军的部下或地方人民,苦谏则是他们不愿意英雄远行的深切情感,而“唤萧郎”则增添了一份温柔与哀怨。
第三句“却持官里黄金去”显示了将军临行前的准备和对未来的期许。黄金在古代是价值极高的货币,这里的“却持官里黄金去”不仅体现了将军对士兵的慷慨,也预示着其即将面对的挑战与考验。
最后一句“望拜韩擒石子冈”,则是一种文化的回响和精神的寄托。韩擒虎(或名韩擒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勇士,其名字在这里被用来象征着武德与英勇,将军望拜其墓陵,表达了对英雄品格的崇敬和自我勉励。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出征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蛮奴离别之情、黄金备战和英雄崇拜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彼美吴姝唱
彼美吴姝唱,繁会阖闾邦。
千坊万井,斜桥曲水小轩窗。
缥缈关山台观。
罗绮云烟相半。
金石压掁撞。
痴信东归虏,黑自死心降。
范夫子,高标韵,秀眉庞。
功成长往,有人同载世无双。
物外聊从吾好。
赖尔工颦妍笑。
伴醉玉连缸。
尽任扁舟路,风雨卷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