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花》
《芦花》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风起芦花散雪,纷纷故着枯槎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认作(rèn zuò)的意思:指把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别人或其他事物来对待,错误地判断或认定。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作梅(zuò méi)的意思:指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并加以吸收和应用。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清晨芦花与晨光交织的美景。首句“风起芦花散雪”巧妙地将芦花与雪花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冬日特有的纯净与宁静。芦花随风飘散,仿佛是冬日里的一场轻柔雪舞,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宁静。

“纷纷故着枯槎”一句,诗人通过“故着”二字,赋予了芦花以生命力,即使在枯萎的枝干上,芦花依然坚韧地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里的“枯槎”既指芦苇的枯枝,也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但即便如此,芦花依然能以其独特的美,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晓日曚昽照处,十分认作梅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的感受。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照亮大地时,诗人将芦花与梅花相提并论,暗示了两者在美的层次上的相似性。梅花是冬日里的常见花卉,其高洁、坚韧的形象深入人心。在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芦花美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芦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力,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庚戌仲夏予赴召北上石川张子饯于江浒同舟至金山别去顷复寄予以诗草草依韵附谢二首·其二

江舟话别年惊换,驿骑传书意更真。

老我与时终枘凿,病躯何日谢冠绅。

千篇不尽山游兴,百岁谁拘物外身。

有待金焦从笑傲,留连杯酌不论巡。

(0)

借韵赠桂翁介翁二老

几年江海停云思,此日岩廊祝寿卮。

周召自臻平格理,皋夔正是协恭时。

共言朝署钦明德,况值王储喜得师。

赞佐时几多暇豫,伫承台制颂龙池。

(0)

谢答端溪少宗伯诗

老去诗篇少兴吟,枯肠今复费搜寻。

况言药裹时萦念,更是山林日上心。

佳句强赓愁险韵,雅情久负积愆深。

芝兰幸接真惭晚,冰雪相依继自今。

(0)

秋日感怀八首·其八

秋风日夕撼庭柯,冉冉流光剧逝波。

旷野忽闻鸣鹤迥,寒莎犹自乱蛩多。

得来诗句閒题竹,写就黄庭不博鹅。

宋玉平生未闻道,更因摇落叹蹉跎。

(0)

斋居奉和费鹅湖老先生韵四首·其二

忽递高吟到玉堂,从来大雅仰岩廊。

欲倾鄙意歌棠棣,敢以铅刀齿末光。

识短望洋闻道晚,才惭刻烛搆思忙。

蓬瀛不禁清寒甚,嘹呖空庭鹤唳长。

(0)

题吴学士先生白楼三首·其三

层楼新构五云边,古朴无华质自全。

混沌别开非色界,虚明即是小壶天。

入帘柳絮浑无迹,拂栋梨花失故妍。

可是玉堂清绝甚,夜深风露独凄然。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