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飞几万里,鹪巢但一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赋形(fù x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特征或属性十分合适、完美。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凌虚(líng xū)的意思:高出其他人或事物,超越于虚空之上。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所为(suǒ wéi)的意思:所做的事情;行为;举动
小大(xiǎo dà)的意思:指小的事情看得很重要,大的事情看得很轻。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足步(zú bù)的意思:指步伐坚定、行动迅速,形容人勇往直前、积极向前。
- 鉴赏
这首诗以鹏鸟与鹪鹩的对比开篇,鹏鸟翱翔万里,而鹪鹩只能栖息一枝,形象地表达了个体与宇宙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多样性和有限性。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引出“赋形分小大”的哲思,强调了事物本质的差异并非由外力所决定。
接着,诗人提到“至人超象迹”,意指真正的智者能够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本质。他们的心灵如同马鞭,虽无形却能指引方向,象征着内在精神的力量。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诗人以“凌虚上寥廓”描绘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表达了对广阔宇宙和无限可能的向往。同时,“时俗安可知”则反映了对尘世琐碎、变幻无常的现实的反思,暗示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必要性。
“九州不足步,南北岂云岐”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广阔世界的渴望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九州大地虽广袤,但在追求真理和精神自由的旅途中,它们不过是脚下的一步之遥;南北方向虽有差异,但在心灵的探索中,它们并无实质的区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自我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别傅郎中安道持节闽中
忽然乡思若为收,莫到三茅最上头。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