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障(bǎo zhàng)的意思:保障指确保某种权益或利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拊绥(fǔ suí)的意思:拊摸安抚,使安定。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凋疲(diāo pí)的意思:形容枯萎疲惫,精神衰弱。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旌麾(jīng huī)的意思:指旗帜、军旗。也指旗帜飘扬,军队整齐列阵的景象。
妙选(miào xuǎn)的意思:精选、优选。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天家(tiān jie)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家族世代传承的技艺。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乡民(xiāng mín)的意思:指乡村中的居民,也可泛指普通百姓。
谢守(xiè shǒu)的意思:指感谢守护或保护。
选名(xuǎn míng)的意思:选取合适的名字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周柱史(zhōu zhù shǐ)的意思:周柱史是一个形容人才出众、学识渊博的成语。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上有着极高的造诣,深得他人的敬佩和赞赏。
- 翻译
- 乡村百姓已疲惫不堪,朝廷精选贤臣去安抚。
这次前往定能加强皇室的稳固,从前的王子也手持旗帜领军前行。
萧生治理郡事怎能忘记进谏,谢守观赏山水必定会有佳作。
如果相国询问像周公那样的贤臣,就说他如今依然如同出关时一样充满活力。
- 注释
- 民力:百姓的力量或劳力。
凋疲:疲惫不堪。
妙选:精心挑选。
名臣:有名望的官员。
拊绥:安抚和治理。
天家:皇家。
保障:巩固和防御。
帝子:王子。
旌麾:旗帜和指挥权。
萧生:虚构人物,可能指有才华的官员。
补郡:治理郡事。
宁忘:怎能忘记。
谏:进谏,提出意见。
谢守:虚构人物,可能指文人官员。
看山:观赏山水,隐含闲适生活。
定有诗:必定会写诗。
相国:对宰相的尊称。
周柱史:周公这样的贤臣,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健:健康、精力旺盛。
出关时:比喻过去的全盛时期。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送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江乡民力已凋疲”,表现出当地百姓因为劳作而显得疲惫不堪,这是对背景的一种描绘,通过这种环境,反衬出诗中人物的英明与重要性。紧接着,“妙选名臣往拊绥”则表明这些人材被精心挑选出来,用以安抚和保护边疆。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两句,则是对出发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天家”指代的是朝廷或国家的中心,而“帝子”则可能指代着皇室后裔或是具有皇族血统的人物。“增保障”和“拥旌麾”,分别强调了对其在去职之地能提供更多保护,以及其将受到尊贵对待的情景。
接着,“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两句,则是对送别之人的赞美。这里的“萧生”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的名字或代号,而“补郡”则表明其在地方上的重要作用。“宁忘谏”暗示了对其忠言直谏的不忘记,“谢守看山定有诗”则是说谢某人(可能是一位官员)观察山势,确保有所收获,这里的“诗”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或是对自然美景的记录。
最后,“相国若询周柱史, 为言健似出关时”两句,则是在提醒送别之人,在未来的职位上要像询问历史(周柱史)一般地去寻求智慧和经验。“为言健似出关时”,则是表达了对其能够勇敢无畏、如同古代英雄出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之人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不仅有才华,而且能够承担重要使命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本身对国家和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久拟重阳一登龙山以荒榛峭壁无容足之地欲访
当年宋武筑凌歊,人去台空气尚豪。
欲吊兴亡无处问,且凭茱菊荐芳醪。
送鲁漕四首
聚散无期自古来,偶然相值且徘徊。
百年能得几回醉,三世肯辞平等杯。
晚岁谁如君激烈,高情应念我衰颓。
亦知分袂无多日,怀抱何妨更尽开。
挽梁尚书二首
早岁膺宸眷,回翔老禁涂。
三持周版籍,九佩汉铜符。
度量包千顷,声名满八区。
谁知成奄忽,陈迹付龟趺。
题心远轩二首
扁榜当年我命名,喜君心与迹双清。
眼前风物浑如旧,但觉庭前春草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