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预作消寒九集次艾臣吏部韵四首·其三》
《预作消寒九集次艾臣吏部韵四首·其三》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乔木烽烟变,津门故家

文章刍狗身世抟沙

北雁消息,东侯有咄嗟

争池多石李,几度閧沤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雁(běi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候鸟,特指大雁。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别的人。

刍狗(chú gǒu)的意思:比喻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津门(jīn mén)的意思:津门是指天津,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城市门户。

沤麻(òu má)的意思:指因为精疲力竭而昏昏沉沉的状态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抟沙(tuán shā)的意思:抟沙意为捧起沙土,形容力量雄厚,能够扬起大量的沙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与情感。首句“乔木烽烟变”,以乔木象征历史悠久的事物,烽烟则暗示战争与动荡,两者结合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接着,“津门遗故家”点明了地点,津门可能指渡口或港口,故家则代表过往的生活与家族,这一句传达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家园的留恋。

“文章付刍狗,身世感抟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文章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知识、文化或个人的理想追求,被比作“刍狗”,即祭祀后被抛弃的草扎之神像,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个人价值在社会变迁中的失落感。“身世感抟沙”则用沙子随风而动的形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易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命运不可控的感慨。

“北雁无消息,东侯有咄嗟。”北雁通常象征着迁徙与回归,无消息暗示了远方亲人的消息断绝,或是对某种期待的落空。东侯可能指的是东方的某个地方或人物,咄嗟则是急促的呼唤或命令,这里可能表达了对远方或重要人物的关切与期待,或是对某种紧急情况的反应。

最后两句“争池多石李,几度閧沤麻。”“争池”可能是指争夺的场所或资源,多石李则可能是对困难环境或阻碍的隐喻,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障碍。閧沤麻则可能是指忙碌或混乱的状态,几度则表示多次经历,整体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反复挣扎与努力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在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中的感受与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送友人之京兼怀陈庶子二首·其二

十月江南草树空,五云天近立鳌峰。

龙沙飞雪似掌大,马湩醉人如酒浓。

曾佐元戎书露布,还陪天子颂东封。

宛驹自此行千里,消息无忘辄报侬。

(0)

采莲曲

彩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

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

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

妾家住在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

日暮风高浪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0)

题画虎

秦宫紫玉忽变神,似来浔阳访石人。

黄公赤刀制不得,吼怒惊倒裴将军。

固知两胁横乙骨,莫令双耳多生缺。

黄芦风紧杀气寒,啸声撼动秋山月。

山空月冷不可留,人间苛政皆尔俦。

踟蹰亦欲渡河去,刘昆宋均今有否?

(0)

竹棠梨

石畔竹扶疏,棠梨结子初。

坐来山雨过,湿翠欲沾裾。

(0)

题郭忠恕夏山仙馆图

碧树沈沈覆草塘,湘帘齐揭藕风凉。

人间无地逃炎暑,安得移家住上方。

(0)

偶成三绝写上就□匡庐山人·其一

□华云影漾中郊,光曜纷纭动翠旓。

玉笛夜吹山石裂,有人骑鹤过三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