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池多石李,几度閧沤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雁(běi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候鸟,特指大雁。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别的人。
刍狗(chú gǒu)的意思:比喻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津门(jīn mén)的意思:津门是指天津,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城市门户。
沤麻(òu má)的意思:指因为精疲力竭而昏昏沉沉的状态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抟沙(tuán shā)的意思:抟沙意为捧起沙土,形容力量雄厚,能够扬起大量的沙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个人命运与情感。首句“乔木烽烟变”,以乔木象征历史悠久的事物,烽烟则暗示战争与动荡,两者结合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接着,“津门遗故家”点明了地点,津门可能指渡口或港口,故家则代表过往的生活与家族,这一句传达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家园的留恋。
“文章付刍狗,身世感抟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文章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知识、文化或个人的理想追求,被比作“刍狗”,即祭祀后被抛弃的草扎之神像,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个人价值在社会变迁中的失落感。“身世感抟沙”则用沙子随风而动的形象,比喻人生的无常与易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命运不可控的感慨。
“北雁无消息,东侯有咄嗟。”北雁通常象征着迁徙与回归,无消息暗示了远方亲人的消息断绝,或是对某种期待的落空。东侯可能指的是东方的某个地方或人物,咄嗟则是急促的呼唤或命令,这里可能表达了对远方或重要人物的关切与期待,或是对某种紧急情况的反应。
最后两句“争池多石李,几度閧沤麻。”“争池”可能是指争夺的场所或资源,多石李则可能是对困难环境或阻碍的隐喻,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与障碍。閧沤麻则可能是指忙碌或混乱的状态,几度则表示多次经历,整体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反复挣扎与努力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在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中的感受与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采莲曲
彩云满湖莲叶多,佳人荡舟湖上歌。
盈盈玉腕卷香罗,清声入云扬翠蛾。
隔花双桨出复入,风露满身香气湿。
手中摘得青藕子,肯把芳心向人掷。
妾家住在南湖西,南风送船北风归。
日暮风高浪不息,鸳鸯在梁戢左翼。
题画虎
秦宫紫玉忽变神,似来浔阳访石人。
黄公赤刀制不得,吼怒惊倒裴将军。
固知两胁横乙骨,莫令双耳多生缺。
黄芦风紧杀气寒,啸声撼动秋山月。
山空月冷不可留,人间苛政皆尔俦。
踟蹰亦欲渡河去,刘昆宋均今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