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搆书屋,山景屋中收。
枫疏红益染,松古绿还留。
此诗《挹秀书屋》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诗人近山建书屋,将山中美景尽收眼底的情境。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追求,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激发的诗思。
首句“近山搆书屋,山景屋中收”,点明了书屋的选址与构造,山景与书屋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隐逸而雅致的生活氛围。接下来,“挹秀有如是,於佳不厌求”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秀美景色的深深喜爱和不断追求,体现了他对美的执着追求和欣赏。
“枫疏红益染,松古绿还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秋天枫叶的红艳与松树的苍翠,色彩鲜明,生动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之美。枫叶的红与松树的绿相互映衬,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寓意着生命的多彩与永恒。
最后,“亦欲无言去,其如诗思投”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想离开这美丽的山间,但心中却难以割舍,因为诗思已被这美景激发,无法自已。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也是对自己创作灵感的肯定,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境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屋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喜悦,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哲思。
独立茫无涯畔。此意翛然自远。海水与天风。
窅冥中。便逐幽人长往。何似琵琶马上。
悲怨有同音。不同心。
落日断霞明,荡漾轻圆,荷盘泻铅水。
风揭霓裳,群仙摇佩,玉羽盖纷起。
已敛还开,棹歌远、微闻香气。
记当时、玉蝀桥边,佳伴同倚。
莲子暗卜心期,向晚渐秋风,藕断波底。
冷落空房玉容消,但渍粉痕脂泪。
事往情牵,又句惹、临池深意。
步迟回、梦认冶游宫地。
琴曲方终,花径重来,澹月流光耿耿。
众里携纤手,便旋绕西廊,采阑同凭。
指教看、苔纹满地画双影。暗自省。
到如今,甚千般恩爱,向夕都变凄凉境。
鸿雁漫呼侣,寄书难定。
展转思量,恐和伊、誓言未肯。
但占问、几时相见,卦爻偏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