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影与形,依倚两不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含情(hán qíng)的意思:形容眼神、语言或行动中充满深情。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连理(lián lǐ)的意思:比喻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偎,如同合在一起的树枝。
生别(shēng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相背(xiāng bèi)的意思:指两个人或者两个事物在方向、目标、立场等方面完全相反或者相对立。
依倚(yī yǐ)的意思:形容离别时情感深厚,舍不得分离。
有涯(yǒu yá)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连理树(lián lǐ shù)的意思:比喻夫妻感情深厚,相互依存,像一棵连在一起的树。
生别离(shēng bié lí)的意思:指亲人、朋友等因各种原因而分离,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能常常见面。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中的第三十首,原题为“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淹”。诗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句“莫悲生别离”,劝慰对方不要因离别而悲伤,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接着“脩途况玉关”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暗示着路途遥远,玉门关作为古代边防要塞,更增添了离别的沉重感。
“送君未云去,问君何日还”,表达了送行时的不舍与对归期的期待。接下来,“身非湘竹枝,泪痕何团团”两句,运用湘妃竹的典故,比喻主人公的泪水如同竹枝上的斑点,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痛苦。
“含情默无语,岁晏愁节寒”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即使不说一句话,内心的情感也难以言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愁绪似乎更加浓重,仿佛寒冷的季节一般。
最后,“愁来曷有涯,同心而阔离”强调了愁绪的无尽与内心的孤独。即便心有灵犀,却因距离而分离,增加了情感的深度。“愿为连理树,尚有相背枝”表达了对能够共同成长、相互扶持的愿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分隔。“愿为影与形,依倚两不移”则是对永恒相伴的渴望,即使形式上有所分离,心灵却永远相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天香词
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
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最是宫黄一点,散下天香万斛,来自广寒秋。
蝴蝶逐人去,双立凤钗头。向尊前,风满袖,月盈钩。
缥缈羽衣天上,遗响遏云流。
二十五声秋点,三十六宫夜月,横笛按伊州。
同蹑彩鸾背,飞过小红楼。
沁园春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
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百年孤愤,日就衰残。
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间。
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越人无用殷冠。
怕机事缠头不耐烦。
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亲旧相欢。
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
还知否,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