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道 士 参 寥 唐 /孟 浩 然 蜀 琴 久 不 弄 ,玉 匣 细 尘 生 。丝 脆 弦 将 断 ,金 徽 色 尚 荣 。知 音 徒 自 惜 ,聋 俗 本 相 轻 。不 遇 钟 期 听 ,谁 知 鸾 凤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相(bě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状态。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凤声(fè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婉转悦耳,优美动听。
金徽(jīn hu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乐曲优美动听。
聋俗(lóng sú)的意思:指人们对事物缺乏敏感,对于时事和社会风气的了解不足。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蜀琴(shǔ qín)的意思:比喻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俗本(sú běn)的意思:俗本是指民间流传的智慧和道德准则,也可以指民间习俗和传统。
相轻(xiāng qīng)的意思:指彼此互相瞧不起、互相轻视。
玉匣(yù xiá)的意思:指珍贵的物品或秘密的东西。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钟期(zhōng qī)的意思:指定时间;约定的期限
- 注释
- 蜀琴:蜀地制造的古琴。
玉匣:精致的琴盒。
细尘生:积满了灰尘。
丝脆:琴弦脆弱。
金徽:琴弦上的金色标记。
尚荣:仍然光彩照人。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徒自惜:只能独自珍爱。
聋俗:不懂音乐的世俗之人。
钟期:钟子期,古代知音的典故。
鸾凤声:比喻高雅的琴声。
- 翻译
- 长久以来未弹奏的蜀地古琴,琴盒上已积满细细尘埃。
琴弦脆弱,似乎即将断裂,但金色的徽记依然闪耀着光泽。
知音懂得琴音之美,却只能独自欣赏,世俗之人本就轻视高雅之音。
若非遇到如钟子期那样的知音,谁能真正领略这鸾凤般的琴声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蜀琴的描述,表达了自己才华未被发现的哀愁。"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蜀琴长时间不被弹奏,保存它的玉匣上积满了细微的尘土,这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艺术技艺久未得到施展的机会。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琴弦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而变得脆弱,几乎要断裂,而琴上的金属部分(指琴轸)依然光彩照人,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冲突:才华虽然受到了磨损,但仍旧保持着昔日的辉煌。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诗人感叹自己是懂得音乐之美的人,却只能独自珍惜,没有遇到能够欣赏他艺术的人,而大众则充耳不闻,这种隔阂让诗人的内心感到孤独和悲哀。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没有机会在合适的时刻(指钟与磬配合的音乐节奏)展现自己的艺术,谁又能理解那如同神鸟鸾凤般高贵的音乐之美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被发现、不被赏识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蜀琴的寂寞,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艺术不被理解和欣赏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罗帛剪梅缀枯枝,与真无异作
怪得梅开早。被何人、香罗剪就,天工奇巧。
茅舍竹篱容不得,移向华堂深悄。
别一样、风流格调。
玉质冰姿依然在,算暗中、只欠香频到。
著些子,更奇妙。有时来伴金尊倒。
几徘徊、认成真后,又还误了。
费尽东君回护力,空把芳心萦绕。
竟不解、索他一笑。
夜月纱窗黄昏后,为爱花、翻被花情恼。
个恩爱,负多少。
赠琴士周芝田
吾诵老韩听颖诗一章,琴中意味深且长。
纵横变态浩无尽,颖弦韩笔相发扬。
二贤往矣五百载,俯视六合空茫茫。
今有芝田嗣颖传宫商,一弹令我喜,再弹令我伤。
世多善手无善耳,使我百感煎中肠。
高冈不闻鸣老凤,江湖夜雨啼寒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