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
- 翻译
- 阅读了无数的书籍,行走了遥远的路程,斟酌一杯酒,写下一首诗。
年老体衰如此,豪情壮志也逐渐消退。
- 注释
- 读:阅读。
万卷:形容书籍极多。
行:行走。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酌:斟酌。
一杯:一杯酒。
题:写。
诗:诗歌。
颓龄:衰老的年龄。
豪气:豪迈的气概。
已而:渐渐消失。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六言四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学养和广泛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英雄气概的沉思。
“读万卷行万里”,表达了诗人的渴望和追求,他希望通过阅读大量书籍,亲身体验广阔世界中的各种事物,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这种精神状态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探索的态度。
“酌一杯题一诗”,则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中创作诗歌的习惯,通过饮酒来激发灵感,将心中的感慨和思考化作文字。这种行为也显示出古代文人喜好文学创作并以此寄托情怀的一种生活方式。
“颓龄如此如此”,这里的“颓龄”指的是年华的流逝,即时间的消亡。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于自己生命历程和成就的反思。
最后,“豪气已而已而”,“豪气”指的是壮丽、奔放的情怀。诗人用“已而已而”来形容这种豪迈之气已经不再如过往那般旺盛,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变迁或者个人境遇的改变。这也让人读到这里,不禁感受到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勾勒出一位知识分子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历史变迁以及文学创作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郑明德题画
披图浑似武夷山,坐我青溪九曲间。
万顷白云迷草阁,一双玄鹤守松关。
西峰隐者时相过,东海仙翁去不还。
霜后橘林金错落,雨馀苔石锦斑斓。
登高体物犹能赋,傍险诛茅亦可攀。
何待白头空叹息,便须赤脚弄潺湲。
题溪声月色图
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
暮云卷翳天茫茫,秋水生波风瑟瑟。
道人兴与庾公高,扁舟载月凌云涛。
洞箫赤壁漫呜咽,琵琶浔水空啾嘈。
何如二美足观听,锵锵鸣璆挂明镜。
潺湲可洗巢父心,婵娟解照潘郎鬓。
一机石动鸥鹭间,渍景却向图中看。
晴窗为君一披拂,耳根眼睫生秋寒。
我生江海归未得,山月溪风总相识。
明当重赋招隐翁,从子蓝桥访仙迹。